当前位置:

让孩子休学一周打游戏,教育偶尔“出格”非坏事

来源: 红网 作者:董嘉怡 编辑:田德政 2022-11-24 20:38:54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董嘉怡(西安交通大学)

三年级小男孩主动要求“休学”一周打游戏,没想到父母将计就计为其制定了严格的打游戏计划:每天玩够16个小时,3餐定时吃过时则不,每日制定kpi,中午晚上对自己的游戏战绩复盘总结……据了解,目前进行到第三天,孩子已经崩溃了四次。该事件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了广泛关注。(11月24日 九派新闻)

乍看之下,这对父母如此育儿无疑是对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经验的挑战。对于青少年教育,人们习惯于由父母和老师告诉孩子路在哪、怎么走,在教育目标上更是以学业为重,绝不包容以沉迷游戏为代表的各种成“瘾”行为。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提出“休学”一周深造游戏的无理要求,父母不仅同意还帮着规划,确实不太寻常。

出乎意料的是,这番“出格”之举却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大量好评。“非常科学的方法,我也实施过”“正确的做法”“继续玩一个月效果更明显”……不少家长站出来认同,通过把“打游戏”这一爱好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来“以毒攻毒”,能够有效遏制孩子对游戏的病态热情,从而回归正常学习和生活的轨道。

事实上,这场叛逆育儿正是一场孩子“脱轨”与父母“出格”之间的较量。电子游戏上瘾一直是青少年教育解不开的症结、避不开的困境。近一两年来,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大幅减少,游戏沉迷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但父母与孩子的“斗智斗勇”还在继续。反观新闻中的父母,选择将计就计也是万不得已,面对孩子“不学了,我要玩”得离谱要求,家长作出“玩可以,要按我的方式”的回应,规避矛盾冲突,让孩子玩够玩“崩溃”,反而能顺杆而下,在化解即时需求的同时实现长期规训,一时地让步,却能带来未来的进步。

小小“出格”之中,也蕴藏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智慧。例如视频中,妈妈杨女士不仅用红笔改正了“和平精英复盘”中的错别字和语病,还批评了略显潦草的书面,倒更像是一节兴趣导向、寓教于乐的语文作文课;再如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希望孩子体验到打游戏也并不简单,这种“世上无易事,事事需努力”的价值观,能够引领孩子更好地正视学习、投入学习、在学习中寻求成就感,而不是一心逃避。虽然让所有家长照搬这种“出格”教育不科学也不可取,但这些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技巧和理念,对传统教育也颇具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这对父母也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责任教育思政课。按时到校上课本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如果仅仅为打游戏带来的快感就选择“休学”,便是不负责任之举,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其实小到学业、大到万千世事,莫不是如此。每一个不够谨慎的抉择,都会带来隐藏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孩子将受益一生。不难发现,这对家长只字不谈教育,处处皆是教育;看似顺着孩子来,实则是在根治孩子的“反骨”。

人常言:“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在游戏可以变得和学习一样“枯燥乏味”的同时,学习也可以如游戏一般充满激情、乐趣横生。也许一周过后,经过魔鬼训练和降维打击,这位小男孩也能惊奇地发现,生活中的有些关卡,远比电子游戏中更富有挑战。

来源: 红网

作者:董嘉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5/68/120855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