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倬(苏州大学)
12月9日,国家卫健委回应部分核酸点排队检测,考虑到近一段时间之内还会有一部分人有核酸检测需求,会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过程当中,不能随意裁撤核酸采样点位,保持现有核酸采样点的布局和规模不变,而且要维持稳定一段时间,满足愿检尽检这部分人的核酸检测需求。 (12月9日《人民日报》)
对这一做法,众多网友持两极分化的意见。有人认为现阶段的放开并不等于完全放开,我们仍旧有核酸需求,也有人认为既然要撤掉核酸点,就应该做得彻底一点。
一刀切真的会更合适、更彻底吗?或许并非如此。三年将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刻上了防疫的烙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因此,后疫情时代,恢复正常生活的步子无需过大。
首先,全面撤去核酸检测点,势必会对一部分人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政策层层下达到地方,落实起来定会有诸多顾虑。因此,在很多地方,上班、出入场所等仍需要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倘若一刀切式地将核酸点全部撤离,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可能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找还未撤离的检测点,也可能要在高峰期去医院排队,费时又费力。
其次,可以预见的是,逐步放开必然会导致短期内大规模的感染。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抗原试剂之类的防疫物资“一天一个价”,人心惶惶,药物供不应求。很多人哄抢物资,想给自己买个安心。倘若在这时,核酸检测点也全面撤离,会导致更为混乱的局面。
此外,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焦虑。因此,人们需要核酸检测的阴性结果给自己一个心理依托。疫情的这三年,“全员核酸”“每日核酸”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很多人都清楚逐步放开以后,感染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但如果真正发现自己也感染了,就不仅仅是像平日看新闻报道里的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唯有阴性的检测结果,才能在无法预料的放开后的日子,稍微松一口气。
在疫情防控的路上,我们步履不停,但距离疫情真正结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小步走,不停走,一直向前,一直走回正常的生活。
来源: 红网
作者:王胤倬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