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亦瑭
作为一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的献礼剧《县委大院》,不论是从观众对基层政治生态的体感来看,还是从反映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题材来看,这都是一部值得期待和非常接地气的正剧。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开播前几天收视率火爆的情况下,却遭到了广大观众弃剧的呼声;而且在“预售”30集的剧制下却播至24集就“草草完结”,着实让人有些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展现。作为当下深受关注的基层政治题材类的剧作,《县委大院》对不同层级干部的执政理念、工作生活作风和心态情绪,都描绘得细腻、真实、鲜活。特别是在推进拆迁、环保、医改、招商引资和脱贫攻坚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更是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党员群众的价值观和企业老板的利益观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既是对现实生活形态的折射,也是对时下一些地方执政者在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灵魂拷问。
俗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县级党委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线指挥部”,既要对上“通天线”,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省市的工作决策部署;又要对下“接地气”,领导乡镇村居,做好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事实上,透过《县委大院》整个剧情的故事脉络,不论是拆迁、医改、环保问题整改还是防汛救灾、信访维稳,不论是文明城市创建、招商引资还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各个系统的一个个缩影。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仅靠一部电视剧是概括不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境,也给不出更多可参考且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经验做法。但由此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未竟之问,却值得深思。特别是处于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纷繁杂乱工作任务、基层群众诉求和自身发展困境,如何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和带领群众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实现自身价值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当然,这个答案既需要有坚持扎根一线、为民服务的“林志为式”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来作解,也需要有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梅晓歌式”的地方执政者来作答,更需要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地调研、通过科学论证而制定出符合基层发展规律的“顶层设计”来保障。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唯有如此,才能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来源:红网
作者:唐亦瑭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