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此时此刻,我关心方舱里的冬天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雨龙 编辑:钟星月 2022-12-02 14:14:04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参赛最上面放.jpg

□张雨龙(南京师范大学)

一夜之间,新一轮寒潮呼啸而至,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降温至0℃及以下。不少地方还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一年一度的朋友圈赏雪大赛也拉开了帷幕。

关于雪,我们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意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何等惬意,“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又是何等富有想象力。但是雪也不是只象征着美好。春秋时期,齐国曾遭受特大雪灾。身穿狐腋雪袍的齐景公对晏子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则对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讲这个故事,自然不是为了让自己与“古之贤君”做比较。一介书生,没能力兼济天下,但毕竟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超越了血缘与地域的区隔,去关心没有利益关联者的生存状况——我们称他们为“同胞”。此时此刻,尽管我们吹着空调暖气,不必受严寒之苦,那是否也该多问一句:我们的同胞都能如此吗?

这段时间,在互联网上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从方舱传回的声音。正在集中隔离的部分同胞,有些过得实在艰苦,要面对方舱里成群结队的老鼠、污液横流的厕所和垃圾成山的角落。如果说这些都可以“忍一忍”,但是当寒潮来临时,那种刺入肌肤的寒冷,是忍一忍就能解决的吗?兰州榆中县的部分学生,正在当地方舱隔离。方舱里没有取暖设施,本就生病的学生正在零下十几度的“冰窖”里靠身体硬抗。这又叫他们怎么忍呢?

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主流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新华社近日连发评论,呼吁“方舱无小事”“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抗疫需要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6场新闻发布会也提出:“方舱无小事,要全力加快建设,统筹做好硬件、物资和人员准备,完善水、电、厕所、取暖等基础设施条件。”

当然,呼吁是呼吁,具体的落实仍然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拿出政治担当。第一,坚决贯彻防疫20条,杜绝层层加码。能居家隔离的,绝不强制集中隔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绝对意义的安全与所谓的社会面清零,屡屡破坏防疫共识,甚至有“宁加码勿减码”的说法。国家卫健委要配合公检法部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对因过度防疫而衍生的“滥用职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加以曝光、问责、处罚,以依法防控纠正过度防疫。

第二,切实改善方舱生活条件。基本的卫生与供暖条件达标后,才能允许集中隔离者入住方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它既是疫情防控的标语,也是沉甸甸的承诺,只有被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人民才能感受到它的分量。

算起来,这已经是疫情的第三年了。我们常说,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话自然没错,对未来我们当然要心怀希望。但是希望不能当饭吃、当衣穿,“春天还会远吗”不能成为忽视冬天中一部分人民所遭遇的困难的理由。此时此刻,让我们给方舱里的人民多一些关注、多一份关心吧,让他们真正能感受到政府的担当与同胞的善意吧。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雨龙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94/121098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