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与其禁止不如引导

来源:红网 作者:戚德霖 编辑:田德政 2023-08-04 17:44:13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戚德霖 (西南大学)

近日,关于博物馆非官方讲解存在的乱象俨然成了社会热点,在网上激起了广泛的讨论。人们的聚焦点大都在非馆方讲解员的“非”字上面,所关注的内容大都是非馆方讲解员水平如何参差不齐、讲解员音量如何扰人、讲解员又如何影响其他游客的观展秩序……一位接受媒体采访家长的发言,很好的反应了当前社会对于非馆方讲解的担忧。他说:“花钱找了个讲解员,讲得很没有逻辑性,而且还都是野史故事”“在省级博物馆当着一群小学生,讲解员把云纹铜禁的出土时间都介绍错了”“没讲清楚我追问了一下,讲解员让我自己上网去查”……

在汹汹舆论的推波助澜下,非馆方讲解员似乎等同于所谓的“野导”。为了防范非馆方讲解员,不少省级博物馆近日都发布了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开展讲解活动的通告,舆论对于非馆方讲解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尽管非馆方讲解行业现在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但是有关部门切莫对非馆方讲解采取“一刀切”的禁止。而应该秉持着与其禁止不如培养的态度,去引导非馆方讲解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去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新力量。

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非馆方讲解的大量激增其实反映了现有的正规讲解资源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的博物馆热。而加以引导后的非馆方讲解可以很好的弥补讲解人员的数量短缺。现如今随着社会上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客流量不断加大,使得对于博物馆而言每天都是浏览高峰。不少博物馆甚至放弃了周一闭馆的惯例,开始全周甚至全天候开馆。同时,与以往走马观花不同,如今的许多游客更倾向于沉下心来去触及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进而购买博物馆讲解服务。但同时,激增的游客量和讲解服务需求意味着相应的工作量,许多博物馆的讲解员实在“分身乏术”。这就导致了不少地区博物馆的馆方讲解一票难求。正是这种供需不匹配的大环境才造就了非馆方讲解的大量出现,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黑导游”。由是观之,单纯的禁止非馆方讲解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民众对讲解服务的需求如若一直从馆方讲解那里得不到满足的话,那么非馆方讲解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其次,非馆方讲解的“非正式”讲解方式可以作为正式馆方讲解的调味剂。现如今的博物馆热其实是一种社会上高雅偏好的回归,曾几何时,国庆黄金周的博物馆里空空荡荡对面的景区则人山人海,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分数线屡创新高,文博相关专业则被所谓名师说成是“天坑”“劝退”专业……因此,比起分清“派系”,博物馆更需要做的是如何以合理的手段留住公众的兴趣,将如今公众对博物馆的热度传下去。从大众视角出发的非馆方讲解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相关的硬性考核,但剔除纯粹的营利性“黑导游”外,不少非馆方讲解员还是可以满足部分游客对于讲解趣味性的要求的。非馆方讲解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力量对文化生活的参与,是社会各界自觉去理解文物内涵的一次尝试。非馆方讲解员群体中固然有滥竽充数之辈,当然也有讲解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能人,甚至不乏“大隐于市”的文博类学者。这些民间能人的存在对于“讲解枯燥”“过于专业”的馆方讲解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调剂。这既是提供给游客的多元化选择也是与博物馆馆方讲解之间的良性竞争。

因此,培育一个健康、向上的非馆方讲解体系便尤为重要。在培育好、引导好非馆方的讲解体系的路上,不少博物馆和有关单位已经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诸如2022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就发布了关于规范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博物馆非馆方讲解服务立下了规矩。意见指出,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博物馆内开展讲解服务要经过考核、培训,博物馆将建“白名单”,对考核通过者进行规范管理。在本馆讲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在馆内开展讲解服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通过事前培训、备案、事中事后监管。

博物馆的讲解是有关公民教育与历史传承的大事,我们对待它不能不审慎。博物馆讲解既要保证讲述内容的百分百准确,也要照顾到各层次各年龄段公民的需求,更要在讲述手段、讲述形式上创新发展而非固步自封。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非馆方讲解现象时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从情感上天然排斥,而是要秉持着与其禁止不如引导的态度去对待。

来源:红网

作者:戚德霖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2/96/129317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