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云南财经大学)
9月1日,“梧州发布”发布公告:近日,有媒体发布报道,称“广西开展社会评价,梧州群发短信让群众回答‘满意’引质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已责成相关部门停发短信。据了解,目前广西还没有开展社会评价相关工作。(9月1日 红网)
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本是调查公众对各机关单位履职情况满意度、促进相关部门提升工作质量、更好服务于民的有效举措,但诱导公众对调查填“满意”,这种让考评流于形式的做法万万不可取。
其实,开展机关单位绩效考评社会评价的初心值得肯定,只是一些诱导群众填“好评”的行为让考评好像变了味儿。据公开报道,广西每年都会开展这样的评价。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7月9日的公告,办公室请接到访问电话或短信邀请的“社会公众如实评价”。而到了今年,网友提供的截图显示,梧州督考办群发短信,直接要群众“用‘满意’为梧州加油点赞”。对比之下,明显看出后者内容存在的一定诱导性。
尽管梧州督考办工作人员回应称,发短信无法强制群众填“满意”,而只是为了起到积极的正面宣传作用,但这样的观点显然无法让人信服。因为从绩效办的公告看,发短信基本作用本是告知动员公众参与,正面宣传应该靠的是考评成绩,而不是依靠诱导公众给予“满意”评价。
对于绩效考评工作而言,其实首要问题就是调查好群众真实满意情况。2023年5月6日,梧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和绩效考评办公室印发《2023年梧州市绩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建议整改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在考评过程中,要以人民满意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绩效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评价权、监督权,以整改工作的实绩实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由此来看,梧州市这次考评工作似乎也偏离了绩效考评的初衷。
满意度自在群众心中,诱导人填“满意”得不来真实心声。对于群众来说,收到督考办关于评价自己所在地方机关单位的履职情况的邀请,有机会行使公民监督权,是十分自豪的。但如果邀请中诱导人填“满意”,会让群众产生疑虑:不填“满意”会不会不妥。如此一来,群众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时会犹豫受阻,而最终收到的调查结果也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只能让原本重民生所盼的绩效考评工作流于形式。
并且,不少网友还表示,类似情况在多地都有发生。很多民众在收到相关部门的填写满意度调查时,表现出消极态度,常常敷衍应付,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类似调查中存在的诱导性。可以说,这样的考评调查伤害了群众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
相较于诱导群众填“满意”,不如踏踏实实为群众干实事。今年,有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为了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像河南省瓦岗寨乡政府敞开大院为农民晒粮,淄博市委书记骑单车下基层这样的小事,都是群众满意度的来源。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难题,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满意度自然就上去了。
总之,绩效考评工作要力戒形式主义之风,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满意情况。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好社会评价的目的。
来源:红网
作者:刘洋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