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旅程再远也勿忘回家

来源:红网 作者:吴迪 编辑:刘昱 2023-01-29 20:02:47
时刻新闻
—分享—

□吴迪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离家的全国统一仪式是拔充电器#这条热搜让不少网友感触颇深。有网友表示“这是过年最不想刷到的视频”“只有过年回家的人才知道,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陆续离家返岗。在众多关于离家的短视频中,网友们“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的不舍和无奈几乎溢出屏幕,引发共鸣。当今,人们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不离手,充电器是必备品,与我们的出行有着强关联。人走到哪里,充电器就带到哪里,拔下就意味着一次新的启程。

拔充电器这个动作之所以引发共鸣,本质上是人们对离开亲人与家乡的不舍有了一个较为具体可感的表达。这恰恰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其实,往返老家时,类似拔充电器这种“离家的全国统一仪式”,以及专门给亲人做某些事情,实质都具有了某种标志性意义,或者说正式感。这种举动意味着我们“回家了”或者“要离家”。

比如,有这样的惊喜——有的人在电话里说不回家却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有的人假扮陌生人与家人相遇;也有这样的伤感——亲人“明天这时候你就在车上了”的不舍,以及送别时多站一会儿、多送一程的牵挂……

某种程度上看,当我们对往返自己长大的地方表现出不太自然的正式感,或者说某种刻意时,恐怕就多少有了一丝“回不去的故乡”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越是因为拔充电器等让心里产生疙疙瘩瘩的动作而感慨,就越说明我们离家的时间太久、回家的频率太低。

以往,很多人返程时会晒后备箱、行李箱的照片,分享各个家里“不容拒绝”的父爱母爱,多是欢乐的基调。而如今,拔充电器的这个动作则更多传递出不舍,让春节在喜庆之外多了几分沉重,甚至引人深思故乡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少在外游子选择了回乡创业就业,诸如春运摩托大军的大规模缩水就是例子。很多人再也不用当“候鸟打工人”,很多孩子和老人也不再是孤独的“留守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留在家乡发展,对于更多人而言,更加多元丰富的外部世界,或许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奋斗的路一直是向远方伸展的,这也就意味着,奔忙奋斗的人生,注定总是会外出,思乡念亲也就成了古往今来大多数人的一种常态。

来去总是匆匆,酒还没喝尽,话还没说完,家乡的美食还没有吃够,就到了该返程的时间。甚至不少人来不及细看家乡的变化,来不及观察父母亲人脸上的沟壑又纵横了多少……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这样一条视频传播量极大:“小时候,奶奶的瓦瓮里总是有拿不尽的好东西,这回却发现,奶奶从里面拿出来的零食早就过期了。其实,不是东西过期了,是我回来太晚了。”

如果可以,常回家看看吧。

来源:红网

作者:吴迪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63/122702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