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餐桌上的训诂》:冷门学问融入烟火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陆玄同 编辑:田德政 2023-02-11 21:10:59
时刻新闻
—分享—

□陆玄同

最近断断续续读完王宁先生《餐桌上训诂》一书,觉得很长知识。它不仅讲了传统美食文化,还对冷门学科“训诂学”作了极为难得的科普。生活在烟火人间的我们,很多人可谓专业“吃货”,但谁能想到这诸多吃食背后,还有这么多学问?

所谓训诂学,是研究古汉语词义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具体而言,有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其一“以形索义”,即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来解释古代典籍。其二“因声求义”,就是考察词的古音,找到词的本字,再准确理解词的本义。其三“因义证义”,是利用汉语词义的系统性和引申规律来确证意义的内涵。而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个常说的“形音义互求”。

这本小书,就是通过对四季果蔬、三餐荤素、米面粥汤、油盐酱醋、瓢盆锅碗、煎炒烹炸、蒜豉葱姜,酸甜苦辣的辨析解读,通过训诂学形音义互求的方法,带领大家在熟悉古人生活的同时,了解解读文献的训诂学。以这些人们最熟悉的事物入手,给人以丰富活泼,有趣有味的阅读体验。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训诂学为普通大众所熟悉,是极有意义的尝试,也给大家带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比如,我们说的饮食一词,古时候“饮”指喝水、喝酒,“食”指吃饭,每个字都有单独的意思;烹饪的“烹”,本来是把煮熟的食物献给鬼神,而“饪”是古代熟食的总称。比如,古时候,鸭鹅地位远在鸡肉之上;鸡的别名不仅有司晨,还有更诗意的名字叫“烛夜”。再比如,现在说的油脂,古代油是植物油,脂是动物的膏脂;粥的主原料是米,而羹的主要原料是肉等等。

再看汉字,比如“葱”字,因其中空而贯通的特点而得名,由此引申出了“窗”和“窻”,因为这二字表示房屋的通风孔,最后还引申出了表示脑洞或心窍通彻的“聪”字,所以“聪”也和“窗”“窻”“葱”同源,有些地方还流传着吃葱会变聪明的说法。再看“禽兽”二字,《尔雅·释鸟》说“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但在上古时候,“禽”是鸟兽的总名,后来人们分清了飞的和走的,才有了“禽”与“兽”的分立。而“禽”与“擒”同源,“兽”与“狩”同源,也说明在其分立之时,中原尚处于狩猎时代。此后随着人们又明白了猛兽和驯兽,又由“兽”孳乳出“畜”字。

从这本书里,我们还能学到更多,比如明代以前现在这种炒菜法并不常见,“醍醐灌顶”的“醍醐”原来是一种处方药汤,古人所说的汤饼基本就是现在的面食等等。藉由这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切实可感的事物,串联起人们的四季三餐,琳琅满目,令人惊叹。其实,自古以来,饮食都不单单只是吃饱喝足,还与地理、气候、农业、商业、手工业甚至文学艺术等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物质精神联系甚密,正如王宁老师所说,“烹饪饮食文化是有关人类文明史的大课题,值得细微的文笔去大书特书。”

书虽小,内容却很广博。仅仅一个餐桌上,就有这么多学问可以探究,也让人对汉字产生一种油然而来的自豪感。作为世界独一份的表意文字,其单个字的意义指向越具象,越现实,就越有机会被装入一些情感、心思以及想象。当然,汉字不只局限于形象的表达力,更注重形象与抽象、哲理与艺术统一。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互融,让一个个汉字在时代变迁中,创造出各种新名词和新说法。同时,因为一个词,又会牵连起更多词,由此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

这些小文章里,有生动的叙事,有广博的词汇梳理,有精准的辨析。虽然时过境迁,古人的食材和口味与今人大不相同,但烹饪文化中“和与调”的理念、“节与精”的品位、“齐与范”的方法,在一代代传承中,被发扬光大,尤其被当下的年轻人理解和奉行。

来源:红网

作者:陆玄同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55/123075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