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悦(广西大学)
近两年,在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城市,兴起一种新型的职业——陪诊师。其新奇的工作职能和轻松月入过万的标签,让其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引发众多网友地讨论。最近,“95后空姐转行做陪诊师月入过万”的话题冲上热搜,再次引爆网友对该职业的期待与好奇,陪诊行业究竟有何魅力,能让这位95后放弃光鲜亮丽的空姐职业转行呢?
陪诊师,顾名思义,就是陪同诊疗的人。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挂号、问诊、取药、缴费、取结果、接送患者就医等。陪诊客户多为老人、异地人群、孕妇、儿童、行动不便者等。一些学者认为,陪诊师可以成为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桥梁,有效调和、协助双方进行工作、解决相应需求。作为一个尚未被大众熟知的新兴职业,陪诊师常常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医托、医疗黄牛的升级版,人们对于这个职业服务范围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帮患者跑腿、提供“机械陪伴”的层面。
陪诊师入行门槛低,容易上手。打开知乎、小红书等平台,就可以看到很多“陪诊小白如何入门”“陪诊师是干嘛的”等知识经验分享贴,更有甚者将入门、接单、结束、回访整个过程都详细写出展示,这类帖子下面的评论,大多聚集了一些想入行但却无从入手的宝妈、学生党,还有一些想要转行却还在犹豫的人员。陪诊师的门槛不算高,虽然存在一定的技巧性,但从本质上还未脱离体力劳动的范畴,普通人只要稍加琢磨就可以快速上手。
陪诊行业的火热究其根本,在于其为老人、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就医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因为其具备广泛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途,在社交平台上,多数网友表达了对陪诊师这一职业的期待和支持。有网友评论道:“确实有这样的市场需求,现在好多老人去医院都不清楚相关的流程和规定,有专业人士去提供服务,对患者和医院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网友热议的陪诊师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这并非不正确,而是不全面,陪诊师的收入其实是不稳定且没有保障的。首先,不同地区的陪诊师有不同的收入标准;其次,这份工作其实是需要靠广泛的推广宣传来进行的,否则便容易出现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而在人口红利并未完全消弭的当下,任何一个低门槛的新兴行业,都有可能快速变成一个“充分竞争”之下供给过剩的行当,从而影响从业者的收入。目前来看,伴随这一职业的火热,越来越多“割韭菜”的培训机构也已经浮出了水面,新加入的从业者需要擦亮眼睛,谨慎考虑,切莫因小失大。
“存在即合理”,陪诊师能够存在并得到发展,就说明其本身具备一定的魅力,能够吸引消费者选择消费。选择成为陪诊师需要一份勇气,但当真正加入其中,也需要一份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张筱悦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