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之道·师说²º²³ | ⑤杨新敏:思想洞察力是优秀评论最重要的特质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2023-03-16 15:08:3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22年10月1日,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盛大启航。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大赛评委、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往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以及红网“青椒计划”优秀作者,畅谈“时评之道”。

杨新敏 海报.jpg

杨新敏,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月赛评委,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网络新闻研究所所长。苏州市文学评论协会副秘书长。马工程《新闻评论》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广电荔枝新闻评论特约评论员。出版的主要著作和教材,涉及新闻评论的有《当代新闻评论学》(上海三联书店)、《新闻评论学》(苏州大学出版社,已修订四版)、《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网络新闻评论研究》等,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有《影视评论学》等。与新闻评论相关的代表性论文有《重新认识新闻评论》(《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用“事实”说话还是用事实“说话”》(《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电视研究》2003年第11期)等。

红辣椒评论:在您看来,一件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评审过程中,是否有这类打动您的稿件?

杨新敏:最重要的是见地,或者用较为正式的表达来说,有思想洞察力。大学生新闻评论,处于学习过程中,对此不能要求过高,但青年时代,应该是有一定思想锋芒的时代,评审中还是有一些作品多少体现出思想锋芒,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较独到的见解。

红辣椒评论:在本届大赛的参评作品中,您是否发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或优点?若有,对此您又有什么见解?

杨新敏:共性的问题,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不足,一些话题有点儿鸡毛蒜皮。希望青年们能多一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思考。

红辣椒评论:在评论写作这条道路上,新手最该扣好的“第一粒扣子”是什么?

杨新敏:新手最该扣好的“第一粒扣子”是以选择讨论的问题为中心,不讲不相关的话,把问题讲清楚。

红辣椒评论:您是否会特别关注新闻评论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语言流畅度、词汇量、句子结构等方面。

杨新敏:是的。从读图时代,到读短视频时代,全社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步。新闻评论责无旁贷,成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抓手。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言不及义,逻辑表达水平就会打折扣。

红辣椒评论:媒体转型过程中,视频化是一个重要议题。近两届“评论之星”大赛,也增加了视频评论这一“赛道”。在您看来,要想在与文字评论的竞争中胜出,视频评论需要完成怎样的价值输出?

杨新敏:视频评论不存在与文字评论竞争中胜出的问题,而是视频评论本身如何进行价值认定的问题。视频新闻评论,价值认定的核心应该是评论本身,视频中的语音、表情、姿态等,都是服务于评论表达的,但一些视频评论离开评论表达本身的花招太多,喧宾夺主。

红辣椒评论: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已连续举办8届。请谈谈您对这项赛事的观察和评价。

杨新敏:红网8届大赛,功勋卓著。第一,赛事给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全国性打擂的平台,一方面,它像体育比赛中的量级界限,避免不同量级运动员比赛造成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让大学生走出自己学校的圈子,以全国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镜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二,赛事为新闻评论培养了大批后备军,形成了优秀的人才储备。第三,赛事是个思维训练场,在读短视屏时代,承担起了思维训练的重任,对民族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当然,红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名声。

红辣椒评论:在“校媒融合育新人”上,您有什么看法和期待?

杨新敏:“校媒融合育新人”,搞活了高校的新闻评论教育,使大学生有了发表评论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闻评论的热情。期待大赛坚持搞下去,与高校的教学时间配合得再步调一致些。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7/50/124534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