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活人被祭拜,要严格“双追责”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钟星月 2023-04-11 21:31:22
时刻新闻
—分享—

□黄齐超

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恶搞,发布在某网络祭祀平台的墓碑上,“人还活着,却被放在网络祭祀平台上祭拜”,引发网友热议。4月7日,该网络祭祀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当事人如发现了有不实信息被上传的情况,可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未来平台将会要求用户上传死亡证明,也会不断更新优化网站。(4月10日 澎湃新闻)

去年11月,一则“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拜4.3万多次”的话题冲上热搜。原因是:福建厦门女生璐璐从好友处得知,一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最终,涉事的网络祭祀平台因未尽到审核之责,被法院判决承担责任。

活人被网上祭拜,肖像权、名誉权被侵犯,这并非简单的恶搞,而是恶意诅咒。从法律的角度看,恶意祭拜活人,涉嫌“诽谤罪”和“侮辱罪”,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人必须得到严厉惩处。再者,如果祭祀平台没有尽到审核职责,也须承担连带责任。简而言之,每一起活人被祭拜的恶性事件,都应启动“双追责”程序。

按理说,去年“活人被祭奠”事件被热议,所有的网络祭祀平台应汲取前车之鉴,加大审核力度,提高审核门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遗憾的是,“天堂念”App并没有增加审核环节,没有要求上传死亡证明,又被人钻了空子。因此,即便祭祀平台能根据实名制信息找到侵权人,他们也须承担连带责任。

互联网企业打造祭祀平台,不仅为使用者提供网络祭拜、祭扫便利,也能推动了祭祀方式走向绿色和文明,同时,祭祀平台的经营者还能从中收益,可谓一举多得。然而,网络祭祀平台“天堂念”App不审核就能建纪念馆,管理之松懈之混乱,不言自明,这无疑给恶作剧者提供了“便利”。

难道只有“天堂念”App这样吗?记者亲测了一些祭祀平台,发现很多平台都是如此——对逝者姓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信息都可随意填写,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更离谱的是,要求上传照片的时,记者在相册中随意挑选一张上传后,也顺利通过了审核。这样的祭奠平台,怎能会不被人钻空子?

在笔者看来,祭祀平台的实名制和严格审核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网络祭祀平台堵上审核漏洞,比如要求发起人提供亡者的死亡证明,比如要求提供二者的亲属关系证明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造假成本,降低“活人被祭奠”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也能为祭祀平台自身提供免责依据。

事实上,今年的清明节前夕,国家民政部门就明确表示,网络祭祀平台应依法做好用户账号注册、实名认证管理,建立健全账号管理制度规范,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建立网上祭祀纪念馆、网上墓碑等行为,严防“活人被祭拜”“随意立网碑建网墓”等问题。可遗憾的是,一些祭奠平台心存侥幸,自认为祭奠是严肃的事,没人拿这事恶搞。结果呢?惨遭打脸。

所以,我们希望所有祭奠平台都能尽到监管职责,堵上审核漏洞,让“活人被祭拜”的荒唐事不再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8/55/125517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