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昂(吉林大学)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涉及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高校撤销专业条件等多方面重磅内容,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
《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
从宏观背景来看,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进入了普及化深入发展阶段。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引擎,必须直面社会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科优化调整,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而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存在盲目追求“热门”的现象。比如,由于人文社会学科办学成本较低,不少高校新增的人文社科专业数量远多于理工科专业,在就业市场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相关专业的学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境。从这个角度看,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也势在必行。
无论是社会宏观背景,还是高校办学“功利化”的思想,背后反映的是高校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也反映出高校在“热门浪潮”中迷失了自我,没有办出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与高质量。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科结构似乎陷入了各自为政、固化不变的“专业围城”中,在其中进行各种毫无意义的“内耗”,从而限制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束缚了高校生产活力的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方案》的印发,及时给高校“降了降温”。可以看到,《改革方案》中不仅提出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还特别提出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大健康”理念,加强新医科建设。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办学要回归“社会本位”的观念,也提醒各大高校要明确为谁培养、怎么培养的问题,真正回答好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高校必须承担自身责任,不断“求变”,走出“专业围城”。在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政府虽然可以通过制定宏观战略,为高校开设专业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撑,但是优化过程中的“主角”依然是高校本身。因此,高校必须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摒弃“好高骛远”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不用“功利化”的视角对待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还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回归“社会本位”,完成从“求数量”到“追质量”的转变。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考验高校的责任和担当,高校必须拿出勇气和底气应对这一变革。
来源: 红网
作者:刘一昂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