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芊(复旦大学)
近日,一个很有意思的就业岗位闯入人们视野并被大众热议:这个职业叫“全职儿女”。“全职儿女”一般有较高的学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但受限于近几年渐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暂时在家作为过渡,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5月16日《北京晚报》)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份充满爱的自由职业”,也有网友表示“现在啃老都说得那么清新脱俗了”,网友对此褒贬不一,而笔者认为,不妨给予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及支持,深入了解年轻人背后的心理,再予以判断。
“全职儿女”这份新职业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于年轻人就业困难的一种反映。求职难成为社会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状,岗位供不应求,求职者与招聘方双方需求不匹配的求职难题比比皆是。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在“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竞争者多不胜数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争取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无疑是难上加难,可想而知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该有多大。即使年轻人愿意卷、卷得动、也能够接受加班等诸多要求,却也迟迟等不来让他们卷的机会。“全职儿女”是年轻人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面对形势如此严峻的求职环境,不妨给予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和鼓励。
“全职儿女”这份新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焦虑不安的情绪。一些观点认为“全职儿女”就是啃老,是父母担心子女有心理负担的一种委婉说法,背后仍然离不开父母的补贴。但需要明确的是,通俗的啃老
近几年的数据追踪显示,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时,选择再次回归一线城市。虽然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回老家工作,但相比在老家被安排好的未来,过上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人生,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城市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因为在这坎坷不平、跌跌撞撞的求职过程中,他们更能感受到所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工作占据生命中绝大部份,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年轻人向往并追寻的。他们相信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虽然在求职过程中迎来打击,但不管是选择成为“全职儿女”,还是回到大城市继续打拼,皆是因为年轻人希望自己多年所学能实现心中抱负,因此绝不将就。面对年轻人特有的倔强坚持,不妨少一些苛责和批评,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求职不顺、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是近几年来年轻人所面对的就业困境,成为“全职儿女”、逃回北上广深等等行动,是无奈之举,也是在大环境下不断“向现实妥协”及“为梦想奋斗”两者之间反复跳跃的体现,对于这些在恶劣就业环境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请少一些事不关己的指责,多一些理解和体谅。
来源:红辣椒评论
作者:陈幸芊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