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欣(广西大学)
近日,多名网友收到“强制枪毙”诈骗短信引发热议。5月25日,平安北京发微博回应此事:“就这,能说点什么?无语死了”,并附上相关处罚条例。(5月26日 光明网传媒官方账
看到错
的确,这是很多人一眼
从诈骗嫌犯的角度来看,过于完美的谎骗会让人深信不疑,
事实上,类似的诈骗短信并不罕见,之前就有过一些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
但据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态势分析报告显示,中青年群体、老年群体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目标,占比已超过六成;五大最高发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便有冒充公检法诈骗。我们在嘲笑低级诈骗手段,自认为不会掉入诈骗陷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准诈骗,无孔不入的网络诈骗对其他受害者行骗。互联网的运算机制很容易让人落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多数人看到的都是防骗素养较高的网民,我们并不知道是否有人不慎掉入诈骗短信的陷阱。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因而对于各方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加了解诈骗套路和话术以及提高自身警惕,而不是嘲笑指责“降智”的诈骗手段。
诚然,目前来看,许多农村老人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和受骗群体。他们限于文化程度和网络素养不高,难以识别诸如此类骗局。因此,如何使得防诈知识科普下沉到基层去,成为当今网络诈骗工作的一个重要命题。
无论如何,不管是骗子诈骗话语
来源:红网
作者:蒋文欣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