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emoha:当代年轻人用“善变”对抗精神内耗

来源:红网 作者:陈冰 编辑:田德政 2023-05-27 17:24:16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陈冰(郑州大学)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一度成为网络热梗,“emoha”被用来形容当代年轻人每天的情绪在emo和hahaha之间反复横跳的状态,也被用来形容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2021年,emo一词爆火,伴随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借助互联网倾诉情绪,倾泻压力,互联网一度呈现人人emo的景象。然而当下,“emoha”成了新风尚,年轻人上一秒还在“呜呜呜”,下一秒就变成了“哈哈哈”。“emoha”一词准确描述了当代年轻人虽丧但也能收获快乐情绪的精神状态。

从emo一词爆火到emoha状态盛行,从万事万物皆可emo到在emo和hahaha之间反复横跳,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从陷入精神内耗到设法进行自救的转变。

当代社会,年轻人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精神内耗成为困住他们的枷锁。从工作受阻、学业困顿,到人际关系不顺、外卖被偷、游戏没赢、作业太多……面对种种困境,产生负面情绪时,紧跟潮流的年轻人都愿意说上一句“我emo了”。emo、网抑云、破防等热词,常在深夜刷屏朋友圈。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等的压力,年轻人的忧愁、纠结、不确定感日益加深,努力无用、求助外界无果,就只能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陷入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知的犹豫。因此一说起精神内耗,往往能令广大年轻人狠狠共情,

丰富多样的短视频,把年轻人从纯粹的emo中解救出来。短视频时代,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眼前这一方小小的屏幕带动。闲来无事打开短视频APP,上一秒还悠哉悠哉,下一秒就猝不及防地被伤感视频带入emo的情绪。还没来得及细品,手指一滑,欢快的BGM配上搞笑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整个人又被裹挟进了一场hahaha的狂欢。在短暂的emo和hahaha不断转换,仿佛人人都成了情绪的体验派,互联网上似乎再也没有纯粹的忧郁的情绪。

压力之下,当代年轻人选择用emoha自我调节。人的一举一动带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但情绪是把双刃剑。有时候,情绪会促进我们的行动,但有时候,情绪会反过来对我们的计划形成阻碍。轻度的紧张能使人保持清醒,减少失误,提高效率。过度焦虑和敏感却使得我们无法专注,行动的失败又会使得情绪跌入深谷。当年轻人体验到“emoha”的快乐与轻松,了解情绪和行为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规律,就学会了接受情绪,利用情绪,让情绪为己所用。他们找到了正确的角度,不再拘于过去,而是向前看,用行为去带动情绪。

于是,年轻人开始反emo,在emo之后迅速进行自我调节,通过追剧、听歌、刷视频、运动、旅游等方法对抗和消解emo的状态,跳出情绪低谷。emoha的跳脱使年轻人学会“善变”,控制情绪,抵抗压力,找回信心,让自己回到正轨。我们也应学会积极应对,保持自信、开放和包容,扫除emo情绪,让生活充满hahaha。

来源:红网

作者:陈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9/61/126971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