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红的“无语菩萨”,别只是情绪宣泄的表情包

来源:红网 作者:王静 编辑:刘昱 2023-10-09 20:47:57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王静(郑州大学)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6楼常设展厅有一件罗汉陶瓷雕塑,当属眼下景德镇最火爆的打卡点之一。这件雕塑作品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戏称为“无语菩萨”。国庆假期,许多游客前去一睹雕塑的真容,“无语菩萨”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网友表示:假期期间的“无语菩萨”,看起来更无语了。(10月7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无语菩萨”是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之中的“沉思罗汉”。在人们的印象中,菩萨原本是庄严而肃穆的存在。而这件雕塑作品双目微合,嘴角微抿,神态耐人寻味,将无奈之感呈现得颇为生动、风趣,有着强烈的反差感。

“沉思罗汉”引起广大游客“打卡式”围观,一方面是得益于“无语菩萨”表情包在新媒体语境下走红的偶然。“无语菩萨”生动的面部表情在偶然间与部分网友面对工作或生活日常“无语”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活动相符合,从而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成为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这种表情包无意间将传统文化的古典与现代网络文化的趣味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因此乘借着新媒体的东风得到了迅速传播。

另一方面则是在打卡博物馆成为旅游新风尚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年轻人喜爱成为了必然。近些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开始进一步走入公众视野。而博物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无语菩萨”的成功出圈再次证明了历史文物与现代潮流碰撞产生的巨大魅力,这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或许只要从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角度切入,传统文物也能获得大家的喜爱。其他博物馆也可以对“无语菩萨”进行借鉴,利用诸如制作表情包此类接地气的“打开方式”进行娱乐化宣传,从而拉进自身与更多年轻人的距离。

对博物馆来说,以这样的形式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不失为留住流量的好方式。但当“沉思罗汉”仅靠表情包等娱乐方式出圈,我们对传统文物的传承未免稍显浅薄且任重道远。因此,博物馆在不断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宣传的深度。希望“无语菩萨”不光是一时宣泄“无语”情绪的表情包,它背后蕴含的历史的厚度也能被看见。希望在这个高度娱乐化的时代,博物馆能守住传统文物穿梭千百年所承载的深度内核与文化底蕴,谨防过度娱乐化对传统文物的消解与亵渎。如此,传统文物才真正在新时代新语境下焕发新生。

来源:红网

作者:王静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4/91/131419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