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所985取消“绩点”:为大学生留出成长的“自留地”

来源:红网 作者:许景博 编辑:张瑜 2023-12-14 21:44:55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3.jpg

□许景博 (华中科技大学)

社交媒体平台上常常有很多大学生抱怨,感觉自己太累了,每天在考试学习、社团活动、奖学金评选等各种事情中忙碌奔波,不是在赶作业,就是在开会,根本没有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很多老师也表达过类似看法,“现在的学生太忙了,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长久以来,大学的绩点、综测往往与保研、奖学金挂钩。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都只好尽量拔高自己的“绩点”,以便在升学等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

这种考核方式无疑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但也使众多学生忙于奔波,“喘不过气来”。

近日,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等多所985大学尝试改革绩点考核制,希望不再将绩点作为保研的唯一标准,而采取等级制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这种做法在网上得到了一定的赞同,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减轻学生压力,给大学生们留出更多成长的“自留地”。

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学生太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绩点考核为例,因为绩点在学生申请出国、获得保研资格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成为很多学生分分必争的地盘。强大的竞争压力使很多学生都对此表达过不满,曾有学生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某门课实在是不擅长,但为了提高绩点只能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它,不仅消耗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还导致每天都很焦虑。虽说“人间万事出艰辛”,但强迫一名学生去在自己不感兴趣和不擅长的领域争夺高分,也确实不利于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取消绩点考核,在某种程度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学业焦虑,为大学生留出成长的“自留地”。

事实上,给大学生们留出成长的“自留地”,取消绩点不应是终点。在很多学校,参加学生工作、参加社团等也是学校考核的重要环节。从学校的初衷来说,这些学校建立多样的考核体系,本质上是为了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竞争加剧,很多学生抱怨说,多样的考核体系加剧了学习生活的负担,“原来只要‘卷’学习,现在各方面都要‘卷’。”

总体上看,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尝试取消绩点考核,是对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有益尝试。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高校不妨减少一些考核压力,给学生多留一些成长的“自留地”。

来源:红网

作者:许景博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58/133557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