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谨防“小微工程”成微腐败的温床

来源:红网 作者:江武 编辑:张瑜 2023-12-01 16:14:10
时刻新闻
—分享—

□江武

“新建一个占地面积仅17.42平方米的小区凉亭,但绿化移栽就花费1万元,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前不久,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在开展村级小微工程专项整治时,发现了蹊跷。(12月1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一个工程总价只有7.34万元的“小微工程”,社区党支部书记蔡某某在结账时,就让工程老板虚构了1万元绿化移栽资金,以帮助社区解决一些“费用”。最终,蔡某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环境整治、文化设施、道路硬化等村级小微工程不断增多。如果程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这些面广量大、看似不起眼的小微工程就有可能成为基层“微腐败”的温床。比如去年8月,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岔河乡党委及所辖村党总支开展常规巡察。通过查阅财务资料,发现云美村委会在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间,同一条沟渠先后修缮6次,修缮资金95376元。调查发现,原来是村委会通过编造虚假合同,“移花接木”套取集体资金用于日常开支。

基层干部为何纷纷把手伸向“小微工程”,原因异常复杂,但最为重要的可能有三点。一是极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始终抱着“天高皇帝远”的心态,我行我素依然,在腐败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基层反腐工作存在短板,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让极个别基层干部有恃无恐,把黑手伸向“小微工程”。三是“小微工程”点多面广,监督存在不到位、不落实的情况,这给了一些干部贪腐的机会。

“小微工程”看起来微小,却连着“大民生”,事关群众“大幸福”。基层群众是绝大多数的“小微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每一个“小微工程”都和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紧密相连。“小微工程”一旦成微腐败的温床,就可能成为“豆腐渣”工程,成为民怨工程,伤了群众的心,其恶劣影响不容小视。

基层干部的权力虽小,但“含金量”却不小,他们直接面对群众,掌握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不可谓轻,一旦开始守不住初心、放纵自己的欲望,不仅会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污染基层的政治生态,甚至会动摇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打好治理的“组合拳”,严防“小微工程”成微腐败的温床。

来源:红网

作者:江武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83/133170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