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戏剧冲突看现实冲突:避免走上“极端女权主义”的歪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暄 编辑:钟星月 2023-12-05 15:38:23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刘文暄(湖南师范大学)

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大师萧伯纳的代表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围绕华伦夫人从事“有伤风化”这一职业,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男性中心主义”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和讽刺,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对促进当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极高的启示意义。

《华伦夫人的职业》女主角薇薇,在与母亲华伦夫人的思想冲突、与追求者克劳夫的价值冲突、与当时社会的现实冲突中,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持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了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成为一名现实主义的新女性,并得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认可。萧伯纳希望通过薇薇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唤醒公众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以期社会朝着男女平等、大众平等的方向前进。

历史呼唤性别平等,更好保障女性权益,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进入新时代,随着法治精神的普及、大众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的提升、各种新闻事件的曝光,中国男女平等意识已经家喻户晓、落地生根。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23年1月1日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性别平等,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女性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半边天”形象深入人心,“半边天”作用更加凸显。

但是当前,在女权主义成为热门话题后,也出现了一些“极端女权”现象。比如,川大“某女硕士污蔑大叔偷拍网曝事件”、山西大同的“订婚强奸案”、青岛的“入职转正即怀孕请假事件”等,她们认为男性看了女性一眼,就是偷窥;事先同意事后不同意,就是强奸;发生身体接触,就是猥亵……一些女权主义者有了天然的优越感,她们想要的已不再是女主角薇薇争取的男女平等权利,而是索要更高级、更特殊甚至超越男女平等的权利需求,本质上就变成了“特权”,其表现就是今天备受诟病的“极端女权”。

“极端女权”是一把双刃剑,主观上为女性鼓与呼,但客观上也阻碍了为女性鼓与呼。“极端女权”强化男女对立、女尊男卑、视特权为平权的言论,在构建女权话语体系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极端女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引起社会割裂、走向对抗。社会主流舆论认为,极端女权“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只想享受,不想付出”,甚至会将维护女性正常权益的观点都归为“极端女权”,实际上就会挤压女性的发声空间,弱化女性的合理诉求,有可能出现“劣币良币一起驱逐”的现象。中国女性的“半边天”地位和权益,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男女共同奋斗的结果,男女平等是全社会共同意愿的体现。人间正道是沧桑,古今中外女性权益发展来之不易,但“极端”从来不是女权的“正道”。如果女性拿“女权”当“特权”,则不可避免会成为“女权”的掘墓人。比如,面对“极端女权”的诉求,美国陷入社会认同危机,日本认为“女性职场成本高”,韩国男性走向极端,直接导致女权运动暂时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女性权益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我们既不能走萧伯纳笔下“男性中心主义”的老路,也不能走部分国家“极端女权主义”的歪路,而是要走社会大众追求的“男女平等”的正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主张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我们应当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实施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这一变化,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完善法律制度,打击性别歧视侵权行为;强化媒体监管,采取严厉措施,制止挑起性别对立的言论和行为;构建良好环境,消除性别偏见、歧视和暴力,让男女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暄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97/133263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