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00后任职老年大学,带来一场跨越年龄的同频共振

来源:红网 作者:马媖泽 编辑:钟星月 2023-12-06 16:13:06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马媖泽(郑州大学)

导演系的小敏裸辞后,成为老年大学唯一一位00后教师。因为一封来自75岁学生的道歉信,让她的经历冲上热搜。在与“大龄”学生跨年龄的沟通中,小敏通过自身特长弥合数字鸿沟,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感受到“慢温情”。(12月4日 中国新闻网)

当夜校的风刮遍上海,北京的年轻人也找到了另一片土壤——老年大学,Z世代的小敏任教于“为退休人创办的学校”,她是中传导演系毕业生,在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发现,老年人想通过旅游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技术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愿望,恰好老年大学在招一个兼职的短视频老师,小敏选择应聘,教中老年人去做一些影像的制作拍摄。

在老年大学任教的小敏,打破了数字鸿沟,带来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同频共振。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两个年龄段人群的理解。年轻教师能够带来新鲜的视角和知识,同时也能从老年学员那里学习到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小敏在课堂上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给老人们,学生平均年龄在五十到六十区间,他们的年龄、进度、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在授课时,小敏会投屏在大屏幕上先演示、操作两遍,教学生三遍,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长内能教给老人们的知识点大概只有两三个,但是小敏认为,以视频为载体收集零散的生活碎片,是保鲜记忆的一种形式。逐渐地,老人们学会了怎样在视频中添加文字,用关键帧去做移动,通过把全景、中景、特写切在一起丰富画面的层次……小敏发现,老年人学习的态度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他们有心思去精进技术,每做一条视频都会来询问,复盘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们也回馈小敏,以自己的阅历教会小敏人生的路要大胆闯。老人们了解到小敏没有固定工作的状态,纷纷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她——有冒险精神的第一批科技创业者、曾驻扎叙利亚,自学几门外语的外交部工作人员……长辈的关怀给小敏提供的情绪价值像不断涌动的泉水,滋养着这颗年轻的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老年人确实面临着数字鸿沟的桎梏——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速度慢于年轻人、无法操作被设计得复杂的设备,被动地在信息获取和社会参与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容易成为被诈骗的对象……这样的鸿沟本不应该出现,人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不应该因为年龄让他们变成被时代所遗弃的群体,小敏正是以自己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弥补数字鸿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Z世代的年轻人也可以耐心地教授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机,为老年人设置界面简单、操作直观的关怀模式,通过面对面的陪伴满足他们的沟通需求,减少因不会使用手机而可能产生的孤立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小敏将兼职日常同步在社交媒体,一举出圈,被千万网友浏览。很多学艺术专业的同龄人私信问小敏,怎样可以去老年大学任教。老年大学很需要这样一群年轻人来注入新鲜的血液,填平数字鸿沟,这种跨代合作有助于减少代际隔阂,增加老人的社会参与感,促进社会整体的融合与进步。相信00后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和老年人也可以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来源:红网

作者:马媖泽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98/133300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