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韩式变脸”:文化创新还是“文化剽窃”?

来源:红网 作者:吴诺晗 编辑:田德政 2024-06-12 11:45:26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吴诺晗 (同济大学)

近日,韩国人创造所谓的“韩式变脸”登上了热搜,这引来了国内网友的疯狂吐槽。据悉,一名在中国学了川剧变脸的韩国人,一回到韩国就创造了所谓的“韩式变脸”。(6月12日 快科技消息)

而早在去年就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日本人在美国达人秀上向世界展示变脸,声称是“基于变脸术的创新”。这两起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创新与“文化剽窃”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全球化和科技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文化交融是历史必然,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化交流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应该在尊重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

这些外籍人士,在学习了我国的传统变脸术后,仅对其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便将其作为自己国家的文化,贴上新的标签呈现出来,让人觉得这是明显的“文化剽窃”。而对于中国来说,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们有责任弘扬和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加强保护,防止被他国非法利用或篡改。

面对屡屡出现的“文化剽窃”现象,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保护传统文化不仅是在维护国家尊严,更是对历史、对民族、对先人的尊重。我们应该反思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现状,更加重视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申遗。当前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各国在文化交流中遵循尊重原创、尊重传统的原则。

最后,要想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成为国民的精神财富,从根本上杜绝文化剽窃的现象。

文化交流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也必须警惕文化剽窃现象。我们应该在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各国友好交流,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来源:红网

作者:吴诺晗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56/139929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