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00后离职删软件险被起诉:健全数据保护机制是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高子又 编辑:颜新武 2024-06-23 17:09:09
时刻新闻
—分享—

5854c583e13447c093971312f27a4306.png

□高子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近日,广东广州一名00后女孩因离职时删除公司电脑上的一些软件,险遭公司威胁起诉。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公司应首先核查清楚事实,避免草率的“有罪推定”。女孩小蒋的行为或许出于保护自身账号隐私的考虑,并未做出任何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但公司没有进行核实,反而以“多了一个下载步骤”为由,声称要上报公司法务起诉,未免有些无稽之谈。在为女生打抱不平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企业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是否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在当下情形,对于企业而言,健全数据保护机制才是重中之重。

该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数据对于企业而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如果企业没有健全有效的数据保护制度,或许类似的事情还会出现。作为数据收益的最大主体,公司在规范、提醒方面存在应尽之职。毕竟,数据丢失最终损害的是公司自己的利益。

企业数据保护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机制。数据丢失的后果难以估量,若有员工为了泄愤故意为之,公司不必手软,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但若是由于不清楚相关规定,从而引发的无心之举,与其事后惩处追究,不如在一开始就做好相关工作,健全公司的数据保护机制,让数据保护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心中,从源头上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数据保护,预防为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公司应制定好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强调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向他们阐述公司的数据保护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数据保护教育、明确职责权限、签署保密协议、设置访问控制和提供数据保护工具培训等措施,确保新员工了解、遵守数据保护规定。

持续教育,监控并行。在员工在职期间,公司需持续进行数字保护的教育,实施访问和处理监控,进行风险评估,不断提醒员工注意数据保护,并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构筑数据安全的防线。

离职面谈,权限有序。在员工离职时,公司也应进行离职面谈,提醒数据保护义务,确保数据归还,撤销访问权限,清除个人数据,并提醒离职员工继续遵守保密协议,从而避免数据的无序流失。

00后离职删软件事件,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更是对企业数据保护机制的考验。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企业作为数据的守护者,更应承担起保护数据安全的责任。只有当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保护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数据的安全、员工的安心、企业的放心。

来源:红网

作者:高子又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7/140249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