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秀(湖南师范大学)
近日,河北沧州的公交车上出现一项独特的服务——车载冰柜,这一举措为乘客们提供了在炎炎夏日一边坐公交车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一边享受冰凉清爽的冷饮的可能。
这一创新举措,引起公众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人认为,这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设施升级,提高了乘车的便利性。此外,通过增加额外服务获取收入缓解公交公司的运营压力,是一项不仅关注了乘客基本需求,还关注到了城市公共服务升级的便民举措。反对的人则认为,公交车空间有限,增加冰柜会占用有限空间,降低乘车舒适度,加剧早高峰一座难求的情况。而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售卖食物,对乘车卫生环境和车辆后续清洁也会有影响。
关于“公交车冰柜”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且绝对的答案。
作为一个新事物而诞生的公交车冰柜,它一定是满足了部分人的需要,但也正如大多数新事物一样,在存在之初,它会有不足,也会受到质疑。而它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或许,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人们会发现公交车冰柜运营维护的成本远远高于收入;或许,人们会发现,比起公交车冰柜,车站冰柜更具可行性;或许,不同路线、不同时段的公交车冰柜产生的积极的效益和恶劣的影响并不一样。
这些关于公交车冰柜的“或许”,它们的正确与否,并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得出,而是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才能判断出。创新之举是否适宜,且耐心等待,把时间交给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龚俊秀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