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韵熙 (浙江传媒学院)
百度贴吧上有人标价5万8千元“送养”自己的孩子。媒体的记者根据对方提供的地址,见到了孩子父亲刘先生(化名)。刘先生说,妻子即将生产,他们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大,就想把肚子里的孩子“送养”。他向记者表示,把孩子送人是他和妻子商量好的,绝对不会后悔,到时候生完直接把小孩抱走就行:“你跟我做过生意就知道了,我很讲信用。” (7月3日 澎湃新闻)
将还未出生的胎儿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无论是出于金钱上的需要还是其他动机,都是对生命的侵犯。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凸显了道德底线的失守。孩子不是个人财产,卖子挣钱法理不容。
从法律层面来看,保护儿童是社会的共识,拐卖儿童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虽然亲生父母与儿童的关系非常特殊,但没有一条法律赋予他们因为特殊的血缘关系就可以获得“法外开恩”的权利。父母作为孩子的合法监护人,本就应该履行保护孩子义务,但是保护者反而变为加害者,后果不堪设想。
从道德层面而言,将亲生骨肉当成牟利的工具,严重破坏了了伦理道德,突破了人性底线。尽管现代社会法律严明,但亲生父母虐待孩子甚至卖掉孩子的现象仍屡禁不绝。某些人觉得管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物品,认为孩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把孩子当成商品出售更是自己的权力。这种错误观念,反映出了法律、道德意识的严重缺失。
该事件同时也暴露了互联网平台管理的漏洞和监管不足。此前,已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也多次被爆出存在网络交易买卖儿童的现象,这不仅对平台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更影响了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互联网平台在允许用户自由表达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严格的内容管理和监督责任,避免类似行为的再次发生。
父母是婴幼儿的生育者,并不意味着对婴幼儿享有“所有权”。侵犯婴幼儿人身权益是对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的严重践踏,家庭不是法外之地,要治理卖子挣钱的恶劣行为,除了法律必须严格治理,打击买卖儿童的犯罪行为,还应加大普法力度,让每个人心中都存有法律道德观念,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史韵熙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