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
消费需求逐年增长,拉动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近年来,我国鲜切花生产稳中有增,主要产区有云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尤其是主产区云南鲜切花生产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市场上鲜切花种类以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非洲菊等为主。(2月12日《人民日报》)
春节看花,其乐融融。桃之夭夭、鲜花长忆,梅兰竹菊、花艳神州,种花、养花、看花、赏花,是我们的传统,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150万多公顷的种植面积,意味着美丽经济蓬勃发展,土地上长出了致富花,农业生产在经济作物、多种经营和三产融合上迈出了新的步伐;500多万人的从业人员,意味着鲜花带来了生计,养活了千家万户,也带来了万千幸福。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地球村里,有这样那样的花儿,有这样那样的花香,中国的玫瑰、康乃馨、百合、洋桔梗、非洲菊们,正在装点着和平美好世界的一个又一个角落。
一个地方一种气候,有一个地方的花色品种,现代科技加持之下,鲜切花的主产区依然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地域偏好,这是符合起码的经济地理规律的,就像有诸多的农土特产都需要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偏好一样,同时这也能折射“鲜急特”商品就近就便深入都市装点祖国山河,或是“漂洋过海”装点全世界之可喜形势。
鲜切花产业的成熟度,需要从产业链的长线条来考量,从生产到“装车”、出口,怎么样安全平稳无损耗地度过关键的保质期保鲜期,高科技的“温控器”是一方面,从软硬件上打造一路畅通、直通海外的绿色通道,打造“提前申报”“随到随检”等通关套餐,以全天候、无缝隙通关作业,确保运输时效短平快,也至为关键。说到底,这也还是个产业链思维的构建和营商环境深度而制度性保障问题。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鲜花服务城乡人民生活的同时,鲜花产业的提质升级、更新换代、节约集约也要不断提上议事日程、走进生产实践、普惠群众生活。要让每一个辛劳的种花人劳有所得,在花卉产业规划和产业园建设中,一定要保障超过500万花农、花匠的权益和获得感、幸福感,不折不扣、不撒不漏;要让鲜花赋能生活的理念朝着清新健康、适度精美的方向发展,紧贴市场需求和百姓意愿,多做雪中送炭、救急救难的实事,少搞那种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在急难愁盼的民生事项上多用力,让更多老百姓有闲心有闲钱来买花看花赏花伺候花;要挺直花卉种业自主创新的“腰杆子”。
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中,明确提出了主流花卉品种的种子、种苗、种球依然依赖进口,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创新亟待加强等问题和挑战。从长远看,有效开展花卉育种的“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还是要想方设法提升科研人才队伍稳定性、提升花卉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研与生产、市场结合度以及花卉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同时也要聚焦,就是抓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散而无力,重点加强我国传统名花、珍稀濒危花卉、特色花卉和新优花卉等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收集、保存和利用。真正用大美的中国花卉扮靓美丽中国、共享绿色红利、共建美丽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张翼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