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元宵满月有“三巧”?从赏月看中国人的浪漫情思

来源:红网 作者:张西紫 编辑:钟星月 2024-02-24 15:29:4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222164203.png


□张西紫(山西大学)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据央视新闻报道、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今年元宵节的满月有“三巧”:一是满月发生在元宵节当天;二是恰逢2024年度最小满月;三是满月时刻正好在晚饭后,阖家赏月正当其时。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春节的最后一个重要时令。“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时称“宵”,因此便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作“元宵节”。元宵节自古就是团圆热闹的节日,古时人们可以在元宵节那天不受宵禁制度的束缚,通宵庆祝。不论男女,不分老少,都可以上街一睹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吃元宵、踩高跷、赏明月……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至今依旧被大部分保留,而在这其中有一项活动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即赏月习俗。

俗话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元宵节恰逢满月并不多见。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刚好相差一百八十度,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正好处在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出现“满月”,但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公转时的速度有快有慢,如果速度慢了,那么就会“晚点”,月亮也就会在十六或十七才到达圆月的位置。因此,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遇上“满月”实属不易。不但是“满月”,而且是在阖家团圆夜晚八点半出现的2024年度“最小满月”,可以说今年的元宵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自古以来,元宵赏月就被中国人赋予着独特浪漫的意义。无论是出自唐代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沉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还是北宋欧阳修笔下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都道出了“月亮”对于欢度元宵佳节的中国人有着异乎寻常的文化意味。

那么,古人为什么对月亮有着如此独特的情结?这也许与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阴阳哲思观念有关。阴阳,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将矛盾运动中的万物进行概括的结果,以此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与变化。明月的阴晴圆缺十分完美地与“阴阳”观念相符合,因此便衍生出诸多关于月亮的研究和思考。经过长久的发展,月亮也就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宋代罗烨的《编醉翁谈录》中就有对古人拜月的描写:“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由此可见,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时至今日,在元宵时节与家人朋友共同赏月,这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活动,更是我们对新年美好生活愿景的表达与寄托,它代表着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世界含蓄而美好的情思;这份情思自古而来,并将继续向着未来而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今天,也许我们因为生活的缘故,不曾有机会阖家团圆、共赏明月,但明月万古如一,我们内心深处对团圆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依旧可以在今晚对着月亮默默诉出,用最真挚的情感为自己的奔波劳苦送出祝愿。祈祷过后,则继续收拾行囊,带着这一份期许,奔赴到更加光明的前路之中。

来源:红网

作者:张西紫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6/68/135575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