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大学还寄成绩单?家校联动的好意也需要温度

来源:红网 作者:曹若昕 编辑:张瑜 2024-04-10 14:20:44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曹若昕 (复旦大学)

近日,有网友发文感叹“原来浙江大学真的会把成绩单寄回家”,并附上一张纸质成绩单的照片,上面有普通化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考试成绩,引发了网友关于“高校该不该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的争论。据橙柿互动报道,浙大此举主要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促进家校联动。

事实上,这并非高校与家长沟通成绩的孤例。深圳大学部分专业不仅会寄送成绩单,还会同时附上绩点转换说明、《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武汉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也有类似做法。

对大学生而言,一只脚已迈入社会,而另一只脚还留在象牙塔内,虽然年龄已超过18岁,但并未完全独立。无论毕业后选择升学还是就业,大多数大学生都少不了与家长沟通,需要家长出谋划策,提供支持。因此,合理的家校联动有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共同规划日后的生涯道路。

对高校而言,主动与家长沟通成绩,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但这份教育责任,或许还能用更温和的方式来承担。

从“原来真的会寄”的表述来看,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学校会这样做。虽然从法理角度来说,将成绩告知家长并不构成侵犯隐私,但在学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寄送,毕竟缺失了对当事人的尊重,置大学生们的情绪于不顾,难免让其产生被学校“背刺”之感。在这样的抵触情绪之下,如何指望学生与家长和和气气地分享学习生活、展望未来规划?

由此观之,最让大学生们不能接受的,或许未必是那张成绩单,而是被尊重感的缺失。高校至少应该摆出诚恳的姿态,在入学初便将通知成绩的打算开诚布公地告知学生。有了心理准备,大学生们也能以更加自律的态度投入学习,减少在“散养”环境中荒废学业的情况发生。

再者,一纸成绩单,也难以完成“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的使命。象牙塔之内,成绩早已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各类竞赛……当代大学生有无数展露才华、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也正是全面育人的高校教育之于应试教育的不同。仅凭一张冷冰冰的成绩单,武断地定义一名大学生一学期的发展,对学生来说不公平,对家长来说也不全面。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们明白自己拥有多元发展的权利,远离校园生活的家长们却未必清楚。对家长而言,子女离家半年,若只有这张成绩单能作为可见的学习生活轨迹,难免会对其过分关注,甚至又陷入“唯成绩论”的泥潭,让学生的其他成长与进步就此隐形。

论及在校情况就想到成绩单,其实依然体现了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多元评价机制的缺位。家校联动有必要,成绩单可以发,但高校也应给出更加个性化的反馈,不妨在成绩之外同时提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让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动向有更完整的把握。借由这种方式,高校也能再次重申“三全育人”的教育立场,展现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关怀,实现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家校联动更有温度。

家校联动本是高校的一片好意,不该成为学生额外的负担。提前说明、综合评价,才能消解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怼,在高校与家庭之间架起稳固的桥梁,一同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曹若昕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8/54/137178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