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写出50年后还有人看的作品,得让博士生有一个能安心写作的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黄子逾 编辑:张瑜 2024-10-16 21:03:4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辣椒头图.png

□黄子逾(华中科技大学)

近日,中国社科院教授施爱东先生的新书《蛋先生的学术生存》和相关采访引发广泛关注。在书中和采访中,施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高等院校科研界的一些乱象:“我们这些人即便有很多人‘著作等身’,其中50年后还会有人看的作品一定是极少的,我对自己也没有这个信心。”这句话,无疑是对当代学术研究作品灌水现象的犀利批评。难道当今学术界真的无法产出优秀论文吗?

数学界有句行话:二十岁是发表论文的黄金时期,如果到三十岁仍然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那就基本无缘四十岁时获得菲尔兹奖。虽然这句话可能有夸张成分,但毫无疑问,它强调了科研需要年轻血液。然而,博士生群体本应作为科研的主力军,承担起创造“五十年后仍有人看的作品”的重任,反而把科研视作“拦路虎”,甚至极力避免。

截至2024年初,中国累计授予的博士学位总数约为945300个,在读博士研究生人数为612000人。然而,博士及博士后真正从事科研或科研相关工作的比例却不容乐观。清华大学2022年就业报告显示,不到40%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显示,56%的博士毕业生投身科研。《中国青年报》2019年发表的文章《知名大学博士毕业都去哪儿了》(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指出,博士在学术系统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企事业单位成为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高校学术职业的吸引力普遍较低。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大学博士生如今对科研的兴趣正逐渐减弱。

那么,博士生真的无心科研吗?施爱东教授表示:“现在的‘快餐学术’越来越多,基础性研究难度加大,每年都需要多出成果,青年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造学术精品,虽然成果数量看似多,但突出性的成果几乎没有,经典研究也很难产生。”

施爱东在采访中指出:“可能是我们这一批‘60后’太强大了,后面的学者缺乏反叛的勇气。他们或许在内心反叛,但没有在学术上公开批评我们。”这句话道出了广大博士生的心声——他们曾经向往学术殿堂,希望在其中拓展知识边界,攻克一个个难题。然而,他们却悲哀地发现,所谓的学术殿堂不过是施教授所言的充满“大佬互推”的小团体,能够“傍大腿”的人才能发表优秀文章,投机取巧者的境遇往往优于埋头苦干的科研者;而拓展知识边界的工作也仅是旧事物的新包装,研究前沿领域如同闯入“无人区”,得不到关注;一些名头赫赫的导师,实际上却是外行指挥内行的老古董,执着于几十年前的成果,成为“学术混混”;社会批评他们主动放弃科研,但他们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被科研淘汰。

施爱东和其导师顾颉刚都强调,要沉下心来,认真写作,争取创作出“50年后还有人看的作品”。只有“50年后还有人看的作品”增多,中国的学术和科研才能稳稳当当地立于世界第一梯队。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群体,是我国科研的未来,是学术大牛的种子。博士生不仅要“修炼自己的内功”,比别人更专业、更强大,国家和教育部门也应确保他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真正适合学术发展的土壤中,创造一个安心写作的环境,设立和完善选拔年轻人才的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健全高校教师薪资、评价和管理保障制度,提升学术职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优化区域内高校的学术生态环境,提高教师职位的待遇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学术环境“留不住”博士生和博士后这一难题。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学科,为综合国力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来源:红网

作者:黄子逾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4/50/143650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