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竹(重庆大学)
10月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视频称,自己在河南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的一个展览馆内,看到的都是文物照片而不是文物实物,60元门票“花得不值钱”,引起网民们的关注。博物馆回应称:“文物还在研究,尚未上柜。”(10月9日 大皖新闻)
博物馆向来是游客们了解城市历史,沉浸式融入当地风俗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各大文博类节目的热播,“文化游”也成为了游客们研学或者“遛娃”的不二选择。博物馆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文物,同时还能让人在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地了解文物的背景故事与相关知识,对当地文化与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让博物馆深受游客们的推崇和喜爱。
但是,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本应该摆满了文物的展柜里全是一张张薄薄的相片,再配上几句简短的文字介绍,与其说是“文物展”更不如说是“摄影展”。游客们满怀期待来到博物馆想要一睹珍贵文物的真容,花费了大量金钱、时间与精力,到头来只看见了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文物图片,对于游客来说难免感到失望与不平。只有照片的展览馆不仅是对游客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更打击了游客深入了解当地历史背景与风俗习惯的激情。同时,游客对相关博物馆与当地文旅行业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这将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博物馆官方针对此事的回应是“文物只是还在研究”。这一理由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文物出土后需要进行修复与保护,无法立即上柜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展馆内大部分文物都在研究过程中,博物馆官方可以暂时谢绝游客参观,待文物研究完毕再开馆展览;如果只有少量文物缺席,也可以在官网提前公告。如此一来,研究所可以不受影响与催促,细致地对文物进行研究与保护;游客也不用白跑一次,节约下时间和金钱游览其他景点。但是,面对文物的缺席毫无作为,以空无一物的展览馆迎接游客,收了游客的门票却不能提供给游客相应的知识与服务,这一行为有失诚信与真诚。这不仅辜负了游客对于当地文旅行业的信任与支持,更是让城市形象在游客心中大打折扣。
此次事件对其他博物馆也敲响了警钟:博物馆运营期间应当合理管理,对于各类情况及时通知,以诚信的姿态、真诚的态度开门经营,莫让游客成为花钱看照片的“冤大头”。
来源:红网
作者:陈思竹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