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重庆大学)
近日,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推文原标题《24/67656,他们拿下浙大最高层次奖学金》引发争议。在该标题之下,没有获得奖学金的人似乎沦为陪衬的“分母”,成功的道路似乎仅仅被限为成绩一条。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优绩主义的思考。
优绩主义一词通常被认为出自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切尔的著作《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它是指一种社会理念,主张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即“优绩”)来决定。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人们通过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获胜。这种理念认为,最好的大学应当录取成绩最出色的学生,收入最高的职位应当留给最有能力的人才。
诚然,优绩主义承认努力、有才能的人,此处也并非批判努力与勤勉。我们同样欣赏精英,欣赏他们勤勉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中国自古以来也有“能者胜任”的说法,对于好机会留给有能力的人没有人有异议,优秀本身并没有错。但当优绩主义席卷整个社会,成为社会的整体风气时,每个人都变成了受害者。
优绩的“绩”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与这个“绩”字挂钩的只有成绩分数,而非其他方面的才能。普通人发展的个性和自主性被抹杀,整个社会都变成了大型生产车间,只有达到一定分数的才是合格产品,才能出现在“优质产品表彰大赛”上,接受大众的赞扬与社会的荣誉;而没有达到分数的“产品”则被丢弃在阴暗的角落,无人在意,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有闪光点,即使他们更适合其他的发展路径。
优绩主义之下,每个人都被困在牢笼里。没有人能在优绩主义单一却变化的评价体系里一直保持优秀,这就使得不优秀的人自我否定,不够优秀的人自我“PUA”还要再努力,最优秀的人“害怕后面优秀的人比我还优秀”,每个人都处于惶惶不安的紧迫感当中,每个人都变成“困兽”被关押在这座囚笼里。
优绩主义之下,每个人都依托外界的评判标准而活,优秀与否并不取决于自身的判定,而是外界的标准。在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获得的快乐,究竟是满足自身内心意愿而获得的快乐,还是因为自己符合了外界期待没有被社会所淘汰的庆幸呢?
而正是依赖外界标准,所以优绩主义之下,个人的主体性正在丧失。为了符合外界期待,你必须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你想保研、考研,究竟是出于自己对学术的热爱,还是更多出于求职压力?你加入大学社团,去做志愿活动,究竟是自身爱好还是为了评奖评优?你主动担任班级干部,结交朋友,究竟是自身责任感使然还是为了让辅导员眼熟而在入党积极分子评选、奖学金评定上有更多竞争力?你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你并不感兴趣的领域?你在优绩主义浪潮下最终成为的人并不是你真正想成为的人,而是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
然而,你真的是“产品”吗?不,你是人,70亿人里只有一个你,你是唯一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个体。你有自己的思想,你有决定自己要成为怎样一个人的权利。你选择不一样的道路,不代表不值得看见,更不代表所有的资源必须向所谓的“优秀”的人流动。成绩决定不了你,你才能决定你。
优绩主义是社会的悲哀,我们不能批判那些被优绩主义所裹挟的人,毕竟,谁也不想把评判自己的标准交给其他人,让自己被客体化。但倘若你没能在这场“优秀”角逐中获胜,倘若你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就把评判标准交还给自己,树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然后,打破这面“优绩主义”的高墙,你会发现,外面还有很广阔、很肥沃的原野。
你还有无限可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婷婷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