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台山游客挑逗牛群遭踩踏,缺失的不只是规则意识

来源:红网 作者:杨柳 编辑:吴海刚 2025-07-17 20:39:43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杨柳(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游客遭牛群围攻踩踏”事件引发关注。7月17日,五台山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此事,称被踩踏的人没事。“有一个游客,他给牛喂牛肉干,然后牛把他的那个登山杆给踩断了。还有一个是,他们拿那个登山杆一直敲打牛的屁股,所以牛才最后反击的。”(7月17日 荔枝新闻)

这场由游客恶意挑逗引发的荒诞闹剧,不仅反映了个人文明素质和自然敬畏的缺失,反映出景区在文明引导和安全管理上尚有提升空间。透过“逗牛风波”,亟需补好文明与敬畏的“必修课”。

涉事游客的行径本质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规则的漠视,折射出其对自然缺乏敬畏的傲慢与无知。自然界存在固有的运行法则,动物也有其不可触碰的行为底线。面对游客的挑衅,即便平日温顺的牛群,也不得不“奋起反击”,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当人类将动物视为随意逗弄的对象,无视自然规则,就可能为意外的发生埋下隐患。

旅游的意义在于感受自然与人文的美好,而这种感受需要以友善为前提,以遵守规则为基础。五台山的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动物有着自身的生活习性和情绪,过度的打扰可能来风险。与自然和动物相处,保持适当距离、尊重它们的习性、拒绝不合理的投喂和挑逗,才是合适的方式。遵守这些原则,并非限制旅行的自由,而是为了让每一次相遇都能更安全、更和谐。

当然,将事件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游客,也不够全面。景区方面在安全管理上或许可以更主动一些。管委会提到“牛常年在山上,一般不会攻击人”,这可能反映出对潜在风险的预判还不够充分。动物的行为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游客较多的景区,各种因素都可能引发意外。景区作为管理方,不应只在事情发生后介入,而应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比如,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必要的隔离设施,增加醒目的警示标识和引导信息,加强工作人员的巡逻和提醒,通过广播等方式及时告知游客注意事项。这些措施若能落实,或许能从源头上减少人与动物冲突的可能性。

若把动物当“玩物”,终将被自然“上一课”;若把规则当“摆设”,迟早要为任性付出代价。“逗牛风波”过后,游客需补上“文明敬畏”的必修课,景区要修好“主动治理”的基本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只有各方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让旅行更加安全、愉快,让自然的美好得以更好地展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杨柳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51/151356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