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
在减速版蹦极台上,绳索缓缓下滑,不再是往昔自由落体式的惊叫场景;爬山自动扶梯上,游客们谈笑风生,短短20分钟便能轻松登顶;水深不足1米的漂流区里,年轻人惬意“躺平”在水面,悠然随波逐流……这就是最近走红的“窝囊旅游三件套”——“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当下,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上,一场以“窝囊”命名的旅游潮流正悄然兴起。(7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旅游的意义究竟何在?随着我国文旅经济的稳步发展,公众旅游意识愈发成熟,旅游正逐步回归其本真意义,从追求刺激、猎奇,转而回归到旅游的初心。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心理负荷日益加重,旅游也肩负起为人们减压的重要使命。“悦己”“放松”“拥抱自然”等带来温柔体验的诉求,正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趋势。
“窝囊旅游三件套”应运而生,恰好契合现代年轻人的旅游需求。窝囊漂流,游客能放松身心,躺于水上,头顶绿树成荫,身下溪水清凉,仿佛能放空一切;窝囊蹦极,体验者被绳索缓缓放下,恰似羽毛悠然飘落;窝囊爬山,借助“无痛爬山”的自动扶梯,登山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每人10分钟即可登顶的独特体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尝试。此外,这种旅游节奏舒缓,能让人悠然享受其中乐趣,还极易拍出美照分享至朋友圈,满足了年轻人的表现欲与共享情怀。在短视频时代,“半吊子勇敢”成为可炫耀的社交资本,“又菜又爱玩”的心态也逐渐成为大众普遍心理。
实际上,“窝囊旅游”并非只受青年人青睐,它同样适合其他年龄段人群。“窝囊旅游”更具安全性与温和性,能满足人们对于旅游放松、舒畅、愉悦的需求。文旅经济的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而需精准把握游客心理,遵循文旅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创新设计,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拓展文旅市场。“窝囊旅游”的出圈,Z世代钟情“又怂又爽”新玩法,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偏好的游客群体进行细分,定制特色旅游线路,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突破,这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唯有符合游客喜好的文旅产品,才能赢得游客信赖,促使游客心甘情愿消费。
“窝囊旅游”成功出圈,“温柔体验”悄然回归。文旅经济绝非“地头蛇经济”,更不是“坐地虎经济”,那种唯我独尊、蛮横推送的方式理应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拥有14亿多人的庞大旅游市场,只要打造出对路的旅游产品,便不愁得不到游客的青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