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广西大学)
“打客服电话就像闯关,它只会重复说‘好的’,却办不了事。” 不少消费者发现,现在打客服电话,想找到人工客服非常难,接电话的智能客服经常是“已读乱回”。答非所问、找不到人工客服……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在线和电话智能客服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成了常态。(7月14日 新华网)
人工成本越来越高,采用智能客服,本身并不是问题。但现在的AI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按理说使用智能客服是不至于答非所问的。然而,很多商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实际是固定模板的伪智能客服,以此应付了事。
本是遇到问题需要咨询客服解决,结果遇到的智能客服却一味重复“你好”“您当前的诉求是什么”之类的回复,答非所问,“剪不断,理还乱”,给需要咨询的顾客徒增许多烦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电商售后领域“智能客服”相关投诉量同比增长高达56.3%。
那么,为何投诉如此之多,平台却仍视而不见,设置智能客服“应付”需要咨询的顾客呢?
原因在于,大部分用户找客服都是为了投诉,而利用智能客服拖延、踢皮球,会极大地消耗用户的耐心,最后会有一部分用户选择放弃投诉。商家也就因此不用处理售后,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常权益。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应用方式。使用智能技术为客服赋能,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到需要咨询的顾客。企业采用智能客服,不能用车轱辘话把真正需要处理问题的人挡在外面,让用户投诉无门。
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不该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应互为辅助和补充。使用智能客服的方式不能是直接将智能客服当作挡路牌,以此来减少人工成本,而是应当把其作为引导的工具。如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类,再安排不同的人工客服进行对接,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人力,也能让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解答疑惑。
企业降本增效本无可厚非,但企业既要算眼前成本的小账,更要算未来发展的大账。用户口碑带来的潜在价值,远远高过替代几个人工客服岗位所带来的成本优化价值。客服工作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在情感上安抚用户。智能客服按照程序和算法运行,无法理解用户的情感变化。在一些需要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场景中,智能客服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无论是智能客服还是人工客服,能真正解决用户问题的客服才是好客服。“企业应充分调研用户需求,持续强化智能客服个性化服务的适配能力。”让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分工合理,不再出现人工客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情况,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玉婷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