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员工给顾客跪地道歉:服务不是放弃尊严的理由

来源:红网 作者:书军 编辑:汪敏星 2025-07-07 21:10:28
时刻新闻
—分享—

□书军

近日,江苏连云港“好想来”零食门店,一名店员疑因与顾客产生争执,竟然在顾客要求下当场跪地道歉。视频流出后,引发网友强烈关注。据新京报报道,事发门店老板称,初查系顾客排队结账时与店员发生争执,顾客要求店员道歉。事发后,该顾客未投诉,该店员工作正常,店里已安抚店员情绪。

7月7日,企业相关负责人回复红星资本局称,本次事件是门店员工与消费者之间因为沟通误解所引发的行为,事发后,已对当事门店员工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培训引导门店员工以更适当的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此外,公司也与当事消费者进行了沟通,将以更完善健康的服务流程服务好广大消费者。

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品牌方的反应速度。公众的关注不仅停留在“员工是否自愿下跪”,更聚焦于服务行业的尊严边界。在重视顾客体验的背后,员工的底线和尊严应该由谁来守护?服务业里的“顾客至上”,是否走得太远了?

长久以来,“顾客至上”被奉为服务行业的金科玉律。门店员工也许出于情绪控制或怕引发更大纠纷,选择了妥协。但这一行为对外所传递的信号,却是服务业员工可以为了顾客的情绪,牺牲自尊与基本人格。这不该成为被默认的常态。

这背后折射出的,还有部分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当企业只关注用户满意度,而忽视一线员工的感受与权益,很容易让员工陷入“你不是服务不周,而是态度不够卑微”的困境。长此以往,不但损害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也影响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更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姿态式服务”一旦变成行业示范,势必在社会层面加剧对服务人员的不合理期待。有些顾客在这种氛围中,可能会愈发理直气壮地提出过分要求,把“我是顾客”视为压倒一切的尚方宝剑,这对任何一个正常运转的服务体系而言,都是伤害。

类似的冲突并不罕见。从餐饮到零售,从物业到快递,一些岗位早已成为情绪冲突的高发地带。而不少企业面对争议时往往选择“安抚顾客为先”,在舆情控制中牺牲员工立场,最终形成“服务等于低姿态”的误导性惯例。

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企业必须正视一线员工的主体地位。明确服务边界,是对员工负责的基本态度。不是所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要求都应被满足。哪怕面对投诉,也应建立明确的应对机制,让员工知道,公司不是任由顾客“审判”的舞台。

品牌方对员工的支持不应止于语言上的“辛苦了”。培训机制、情绪疏导、危机处置预案,都是必须配套的“底层建设”。只有当员工感受到企业站在自己身后,面对冲突时才会有底气、有策略,而不是靠“忍一忍”硬扛。

归根到底,服务不是卑微的代名词,笑容不等于失去尊严。我们期待品牌方能在回应公众质疑时,不仅关注事件“平息”与否,更应借此机会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如何在保障顾客体验的同时,也呵护员工的尊严与底线。这不仅是品牌方的责任,更是服务行业向成熟迈进的应有之义。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书军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99/151071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