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跑楼小孩”被叫停,劳动教育的困境如何解

来源:红网 作者:徐彤彤 编辑:汪敏星 2025-08-05 21:18:24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徐彤彤(南京传媒学院)

近日,深圳华强北的写字楼间,暑期“跑楼小孩”成了“别样景致”。十来岁的孩子接过外卖员手里的餐盒,在电梯与楼道间穿梭,为每单一两块钱的报酬,跑完那“最后垂直100米”。外卖员借此避开超时风险,家长则称是让孩子体验劳作,这场临时拼凑的“默契”里,各方似乎都得了一些方便。

据媒体报道,8月4日晚,网上流传着一份《关于不要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活动的通知》,落款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8月5日,记者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得到证实,该通知属实,街道已约谈相关外卖平台,禁止让孩子代送外卖。

若论劳动教育,这场景里确有几分影子。孩子流了汗,挣了钱,跟陌生人搭话、记楼层、算时间,都是实打实的社会历练。家长不想让娃总在温室里,想让他们懂些生计不易,这份心思,倒与劳动教育“知劳动之艰、惜劳动之果”的初衷有些呼应。

可往深了看,这所谓“教育”的底色,实在让人悬心。十来岁的孩子在车流里等单、在陌生楼宇里穿行,对潜藏的风险能有多少预判?真出了意外,责任该落在哪方肩头?外卖员付酬请孩子代劳,这算不算踩着雇佣童工的边线?这些明摆着的风险与模糊的法律边界,像根刺扎在这场“劳动教育”里,让那点教育意味变了味。

更关键的是,劳动教育从不是把孩子扔进现实漩涡里自生自灭。它该是有扶手的台阶,孩子往上走时,成人得在旁扶一把,讲清规矩、划好边界。现在倒好,像是把孩子推到没护栏的坡上,美其名曰“锻炼”,实则是拿风险当“挡箭牌”——这哪是教育,分明是对成长的轻慢。

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着多重深层矛盾。外卖员找孩子代送,何尝不是对平台严苛算法与高峰压力的应激反应?背后是行业对骑手的过度挤压。家长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流汗吃苦”,更是舍本逐末。劳动教育不止是体验累,更该是教孩子尊重劳动、创造性地参与劳动,而非早早尝遍生存焦虑。

要纠偏,就得正本清源。不能只盯着“劳动体验”叫好,也不能一刀切否定家长的初衷,得看见大家对劳动教育的期盼,只是用错了路数。外卖平台该松松算法的弦,别把骑手逼到只能冒险;学校与家庭搭起规范的劳动场景,让孩子在公益服务、职业体验里慢慢悟透劳动的价值;监管部门也该上前一步,把责任边界划分清楚。

说到底,劳动教育的魂,是让孩子在劳动中懂担当、知尊严。这需要各方打出“组合拳”,汇聚强大合力:既纠正舍本逐末的认知,也破解行业生态的积弊;既靠一时整治扫清乱象,也需久久为功筑牢根基。唯有如此,才能让劳动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们在有保障的历练里,既懂流汗的价值,又赓续对劳动的敬畏与热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彤彤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97/151818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