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郑州大学)
养宠物原本是人们追求陪伴和温暖的一种方式,但如今却成为了部分不法商家牟取暴利的工具。打着“免费领养”旗号的宠物领养馆,以虚假的宣传吸引消费者签订分期付款协议,将原本的善意转变成一场精心设计的商业骗局。消费者在“免费领养”宠物的同时,却被迫签订“猫贷”协议,这些消费陷阱不仅让领养者“猫财两空”,也暴露了宠物经济背后的信任危机。(1月3日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免费领养”的营销模式本身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领养宠物与购买宠物有本质的区别。领养意味着一种公益行为,而非商业交易,因此“免费”二字极具吸引力。然而,商家却在“免费领养”背后加入了分期付款、储值消费等复杂条款,逐步将领养者引入消费陷阱。这种故意模糊公益与商业界限的行为,不仅挑战了消费者的判断力,也透支了社会对领养行业的信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的“领养”不仅仅是一场经济骗局,还涉及更多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星期猫”现象,即商家提供的宠物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或虚弱到无法存活,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这些问题暴露了部分商家对宠物生命缺乏基本尊重,将它们视为纯粹的商品谋取利润。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动物保护的伦理,也触犯了商业道德的底线。
此外,消费者一旦签订分期协议,还可能面临解约难的问题。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将协议条款设计得复杂且不透明,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时,解约成本高昂,甚至可能遭遇信用损失。这种行为加剧了消费者的无助感,使他们在经济和情感上都遭受双重打击。
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免费领养”骗局背后反映出整个宠物经济市场监管的缺失。在养宠需求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宠物市场乱象丛生,从宠物交易到宠物用品销售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而类似的“猫贷”骗局,更是暴露了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不足。面对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亟需完善监管制度,打击虚假宣传和不法行为,并对宠物领养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宠物的生命健康。
宠物经济的繁荣应当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生命为核心。“免费领养”不应成为套路的代名词,而应回归到最初的善意。只有建立在尊重和信任之上的宠物经济,才能真正为人们带来温暖与陪伴。
来源:红网
作者:张涵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