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AI依赖症”

来源:红网 作者:林新晨 编辑:吴海刚 2025-04-03 15:30:05
时刻新闻
—分享—

□林新晨

从日常陪伴的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小度小度”,到前沿的AI模型DeepSeek、ChatGPT,AI技术正以雷霆之势,全方位渗透到各个行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AI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已逐步融入纪检监察领域,为精准监督、高效执纪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不论是信访举报分析中自动聚类重复访件、精准识别异常举报模式,还是“四风”整治中对公车轨迹、消费记录等海量数据进行穿透式扫描,AI技术的出现都展示出监督效率从“人工逐项排查”到“AI智能筛查”的质的飞跃,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全周期智慧监督加速转型。

尽管AI技术为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依赖症”的潜在风险正悄然逼近。

技术革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技术依赖、算法偏见和数据安全等风险。尽管AI技术具备极高的工作效率,但如若过度依赖AI系统处理事务性工作,对AI算法结论过度倚重,终将导致自身思考与分析能力逐渐退化;AI算法本身存在偏见与误判风险,盲目采信其判断结果,极有可能做出错误决策,严重损害纪检监察工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AI技术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纪检监察工作涉及大量敏感信息,一旦数据泄露,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致命打击。

为有效防范和克服“AI依赖症”,纪检监察机关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维度多管齐下,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思想认识层面,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科技应用观念,使其深刻认识AI技术只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人类思考和判断的“万能神器”;制度建设层面,通过建立健全AI技术应用规范与监管机制,严格规范AI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使用范围、操作流程,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制度约束,同步配套AI系统运行效果评估机制,及时纠正算法偏见、误判等问题,确保AI技术合规、有效应用;人才培养层面,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具有AI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技术研发层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针对纪检监察工作特点和需求,研发更具针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AI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从技术源头降低“AI依赖症”的潜在风险。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工作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巨大机遇,又要时刻警惕“AI依赖症”带来的潜在威胁。AI可以用,但过犹不及,要警惕“技术乌托邦”陷阱,实现人与技术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正风肃纪反腐,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林新晨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95/148416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