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区“通票不通”呼唤旅游深层改革

来源:红网 作者:禹海君 编辑:叶鹏 2013-10-06 23:37:59
时刻新闻
—分享—
  国庆期间,全国大约有1400家景区实行了门票价格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为20%,但是在一些景区,“园中园”“票中票”的现象却让消费者感叹,“风景依旧是看不起”。有网友统计,逛遍庐山所有景点需花1792元。(10月6日《京华时报》)
  
  既然是“通票”,顾名思义,就应该是游客可以达到景区内任何一个允许参观的地方,否则就不能冠以“通票”之名。即便景区内确实有“通票”无法进入,还需要另行购票的景点或场馆,景区售票方也应在消费者所购门票上明示,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而如今庐山风景区“通票”不通,“园中园”、“票中票”现象的大量存在,显然违背了“通票”的本意。
  
  甚至,这种做法还有欺诈消费者之嫌。某种程度上说,“通票不通”无非是利益使然。圈起一座大山,管理者就能坐地起价,不仅收取进山门票,就连山中也建成了一个个“通票”不通的“园中园”、“景中景”,迫使想要畅快浏览的游客不得不进行“二次消费”。在各方管理者眼里,游客就是那待宰的羔羊,谁都能分食其中一杯羹。
  
  就庐山景区来说,显然也莫过于此。整个庐山山体竟然分别归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庐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星子县、庐山区、九江县管辖,尽管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要求,游览参观点原则上实行一票制,确需单独设置园中园门票的要严格审批,江西省发改委也专门发文要求进行集中整治,但结果是,庐山风景区依然处于多个部门和政府管辖。
  
  “一山六治”之下,必然是各自为政,纷纷将手伸进游客的口袋,这就必然难免“通票不通”的局面。尽管逛遍庐山所有景点需花1792元或许是个伪命题,因为没有人能够同时将所有景点玩遍,但在“通票不通”之下,游客增加了旅游支出却是显而易见的,在交通、食宿、购物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的现实背景下,这必然加剧游客“玩不起”的痛感。
  
  某种程度上说,景区靠山吃山并无不可,但前提应该是收费清楚明白,绝不能巧立各种名目让游客当冤大头。而这,显然需要旅游的深层改革,既需裁减清除“票中票”现象,规范门票收费行为,也需理顺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避免“一山六治”的局面,更需要彻底根除地方政府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拉长旅游产业链、提供人性化服务。
  
  文/禹海君

来源:红网

作者:禹海君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07/31614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