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脚步逐渐迈出,改革脉络的逐渐清晰,围绕“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而进行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特别是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共计117项。其中,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1项,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20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项;取消或下放管理层级的机关内部事项和涉密事项13项。随着精简、下放相关审批权限力度的加大,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减少,市场、社会和地方也有了更多自主权。
汇总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并把这些项目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置于公开的监督之下,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行为。当然,这个目录并非“一晒了之”,其意义不仅仅是让社会知晓,让公众了解,而是要通过这样的公布,在社会的有效监督的基础上,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考验”,只有经得起来自市场、社会、时间的考验,行政审批事项才符合其增减的初衷,而这样的初衷又是建立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之上,所以从长远来看,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群众,更好地实现行政审批所赋予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行政审批事项事关市场秩序、地方管理权限、社会稳定有序。行政审批事项的增减本身是随着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适时调整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僵硬的。如何让社会、地方和市场“放心”,中央政府既有权利进行统筹监管,也有义务对社会开诚布公,哪些审批项目如何运行,让社会有个数,行政审批才能更好的适应行政职能的需要。当前,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而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为社会所关注,如何在“放”和“管”中做到有的放矢,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创新审批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才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确保行政行为得当,从而更好地实现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完善起来。
文/杨永红
来源:红网
作者:杨永红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