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走了,在自己家里安详的走了,这恐怕是这位以慈善闻名的107岁老者最好的归宿了。有的人走了也就走了,可有的人虽然走了,你会发现他的形体虽已不在,可他的名字他的痕迹他的记忆却从未离开,邵逸夫就属于后者。
2014年的年初,如果期望能用笔墨不多的文字总结邵逸夫的一生,恐怕任谁都难以做到,毕竟他生存的轨迹跨度太长,他涉及的领域太广,他的社会角色太丰富,而伴随他的毁誉也太多元。宏大叙事已无必要,那就让我们谈谈这位传奇人物的社会角色吧。
邵逸夫是一位影响几十亿人心灵的商人。他的辉煌经商经历,也是中国香港电影电视辉煌鼎盛的经历。笔者曾经盘算过,世界上还有没有一位可以和邵逸夫颦美的传媒大亨?和邵逸夫离的最近的是默多克,可后者施加影响的人类数量之大、之深、之广,哪能和邵逸夫相比?这是一位为香港持续稳定繁荣贡献了大份额大众文化产品的“总导演”,他所烹制的大众文化飧餐漂洋过海,辐射到了整个华人世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让本以为革命样板戏是唯一精神食粮的大陆人知道,原来电视的世界更加精彩,试问TVB在大陆导演过多少出万人空巷的“大剧”?试问有多少位TVB剧集人物还活在今日的40到80后心中最珍贵的角落?又有多少人至今还在邵氏作品中找到心灵慰藉?
如果你不看TVB剧集,如果你不知谁是TVB“五虎上将”,如果你住在偏僻山村,这并不意味着邵逸夫离你很远。邵逸夫并没有像比尔盖茨那样裸捐,可他恐怕是世界上惠泽辐射范围最广的慈善家了。中国有多少逸夫楼?只上过小学的国人知道自己学校里有逸夫楼,你知道中学、大学里也有逸夫楼吗?而且遍及全国各地,农村学生知道自己校园里有逸夫楼,你知道大城市里也有很多逸夫楼吗?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有多少学生在逸夫楼里上课、做实验、学知识?有多少人还以为“逸夫”也就是“博学”、“文澜”这样的国学词汇呢,不过大多数人长大了,慢慢接触了解邵逸夫的事迹,是不是会发现这个慈祥的老人头像远比肯德基爷爷更让人可亲更让人肃然起敬?可以说,在世的邵逸夫已然走进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中。
我们不讳言邵逸夫的商人身份,他也有榨取剩余价值的行为,他也有不识英才的短视(比如失去李小龙),可是在这个精神家园已然离开很多人远去的时代,邵逸夫的大众文化快餐让多少人还能活得“有意义、有盼头”?邵逸夫的校舍让多少学生在窗明几净的环境里安心的读书?邵逸夫设立的基金让多少有潜力的尖端人才受到资助?
邵逸夫离去了,一个传奇陨落了。将来,如果我的尚未启蒙的孩子问我,谁是邵逸夫,我会告诉他,我曾经看着他的TVB剧集、待在他盖的教学楼里长大。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