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有才“小编”的“新闻串串烧”,不禁由衷感叹这种敏捷的思维模式。不料,当新闻素材出现高度关联时,将“新闻串串烧”也不是十分需要技巧的事。
本文所指的“僵尸”,就是近来引发舆论热议的“僵尸肉”,在此就不做赘述了。而所谓的“新鬼”,就是7月18日《南昌晚报》披露的“垃圾肉”。如果说过期的冷冻肉是“僵尸肉”,那么,猪身上的淋巴结、乳腺、胰腺以及一些边角料肉组成的垃圾肉,就是食品卫生领域的“新鬼”。据悉,南昌每天消费4吨垃圾肉,被加工成包子馅肉饼汤。真所谓对“僵尸肉”还惊魂未定,“垃圾肉”又令人作呕。
那么,怎么又提到了“钟馗”?因为,对“垃圾肉”这个“新鬼”,与诸多让人吃惊的公共事件一样,不是相关部门发现的,而是记者发现的。是不是我们还缺少相关部门或人手?会不会这些部门的待遇比记者低,因此缺乏积极性?偏巧在同一天的新闻中,在谈到“公务员工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发现“有单位的津贴补贴发放数额接近基本工资的6倍之多”。比如“公安部公布的津贴补贴数额为196507.98万元,基本工资为33523.84万元,后者是前者的5.86倍。海关系统津贴补贴也约为基本工资的5倍。”
对于社会出现的“僵死”和“新鬼”,这些部门能不能算是“钟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然而,“僵尸肉”的作怪,“垃圾肉”又成了“新鬼”,至少说明“钟馗”没有积极捉鬼,没有对这些“僵死”和“新鬼”形成足够的威慑力。而这些部门却享受着高额的俸禄,不就成了烧着高香的“钟馗像”?
诚然,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的难度,对应于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也不能完全凭结果来衡量。但是,有些问题被记者发现在先,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就这起“垃圾肉”事件来说,记者也就随便问问,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那么,相关部门究竟是不是知情?如果说对“垃圾肉”这条并不隐蔽的黑色利益链条,当地相关部门都“不知情”,那么,这种不作为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也许,我们也可以谴责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出现如此伤天害理的商贩。但是,在指望商人道德自觉和法律法规对社会秩序的规制之间,必然是寄期望于法律规范。因此,法律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与此匹配的有关部门,就是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即使以高额的俸禄委托有关部门,为社会提高公共服务,只要保质保量,也是值得的。而当人们的餐桌上都出现了“僵死”和“新鬼”,咱供奉的“钟馗”,究竟是一张“画像”,还是一道“驱鬼符”?
因此,在查处那些已经形成“气候”的,几乎公开的违法行为时,必要的追责不可或缺。只要“钟馗”名副其实,“妖魔鬼怪”不可能如此肆无忌惮。
文/知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