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京虐童案背后的“法”与“情”

来源:红网 作者:任云肖 编辑:刘艳秋 2015-07-22 00:07:19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孩子养父施先生得知,养母李征琴曾申请对孩子的伤情进行重新鉴定,但未能成功。对于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施先生提出一些质疑,他认为警方存在多处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希望检方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秉公办案。(7月21日《现代快报》)
  
  南京虐童案持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孩子的命运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最终结果如何,尚等检察院依法裁决,但大家在充斥着对狠心养母的愤恨的同时,能否考虑下那个满口“妈妈在哪,我要妈妈”的孩子,“法办”养母不是最终目的,孩子能免受虐待,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根本。
  
  儿童受虐的行为大都发生在家里,外人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很少有人会报警,即使警方介入,也大都以劝解为主,很少有家长因此受到法律的惩处,但随着人们对儿童被虐事件的关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也在逐渐完善,而在此案曝光后,“严惩施暴的养母,以警示家暴、保护儿童”,似乎成了网络舆论的一边倒意见,在看到孩子腿部、背部累累伤痕的照片后,很多人就更加坚信,本案中的养母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还应得到严惩,但人们高喊严惩养母的时候,是否想到如果严惩养母,批捕判罚固然起到了警示效果,可对于一个盼望早日回到养母身边过正常生活的孩子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吗?社会各界对虐童案中孩子的关心,首要的还是让他拥有正常生活和更好未来的现实选择,多年后,今天的虐童案也许很多人会淡忘,但孩子却要继续他的生活,谁又该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呢?
  
  当人情与法碰撞,法律的严肃性不容撼动,但法律在实施中,也要尽可能考虑到感情的弥补,毕竟保护儿童不能仅止步于免受虐待,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而这起虐童案在唤醒更多人关注家暴、护佑儿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受伤的儿童能拥有一个更适合他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文/任云肖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任云肖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22/37442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