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考竞争比”需要理性解读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阳 编辑:夏熊飞 2015-12-14 00:04:14
时刻新闻
—分享—

  12日,被称为“最好考”的2016年度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开考。市人社局方面介绍,这次考试报名登记注册10万余人,缴费成功接近7.2万人,同比增加约2.1万人。当日实际参加考试人数60661人,参考率84%,平均竞争比接近8.85:1,近年来罕见地低于10:1大关。(12月13日新华网)
  
  若是在几年前,对想报考公务员的很多人来说,能遇到一个不到十人竞争的岗位,恐怕做梦都要笑醒。数据不会说谎,2010年和2011年的国考报名竞争比例都是近百比一,最终考试比例也是接近六十比一。如今,同为京城公务员,竞争比例却降至8.85比1,这让四五年前报考者情何以堪?
  
  这也正好佐证一个事实:公务员考试从不缺少舆论关注。而众多“看热闹”的群众,归根起来不外乎一点:关注官场生态环境。说起公务员队伍,隐形福利、灰色收入等等总是挥之不去。对外人来说是腐败特征,然而对报名者来说则可换言之“动力”。公务员考试,又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闸门。如果报名者人数越多,说明想捞取“油水”等动机不纯之人也就相对越多。相反,在竞争比例屡创新低时,也就会不断涌现出官场生态趋好的观点。
  
  诚然,公务员的福利空间,在十八大以来中央多项组合拳之下,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在更加严格的反腐措施之下,不少“老虎”、“苍蝇”也纷纷落马。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不可能不会影响报名者心态,进而通过报名人数反映出来。此时再看“竞争比不足十比一”的报道,也就很容易让人将其与反腐成绩联系到一起。
  
  而在笔者看来未必尽然。一方面,招录人数“井喷”是竞争比例创新低的主要原因。本次京考招录人数井喷至6857人,扩招3103人,总数与增幅均创下近年新高。换句话说,基本相当于去年招一个、今年招两个,竞争比例也就很容易打折。
  
  另一方面,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市场经济充满活力。不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意图跳槽者,北京比起内地一般的二三线城市,都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方向,因此,公务员考试的围观者本身相对较少。仍以数据说话,在前几年,竞争比例也不过十余比一,比起全国其他很多地方都相对较低。
  
  进一步说,不管是“京考”竞争比例,还是全国其他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比例,在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不断进步的语境下,都不过是一串数字,并不需过多解读。
  
  文/王小阳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阳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2/14/38624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