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午,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食堂推出一道2元/份的中秋特餐:西红柿炒月饼。不到5分钟,180份被学生抢购一空。(9月15日《华商报》)
月是故乡明,身在他乡,中秋来临,学生们那敏感而多愁的心,自然少不了对家的思念,而一盘颇有创意的“西红柿炒月饼”,既令中秋之夜留在校园的学子们勾起了对“妈妈的味道”的想念,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爱。
“这个菜的成本大概5元左右,但只卖2元,就是活跃一下节日气氛。开始我以为点的人不多,没想到一下子就卖完了。”食堂师傅介绍说。
从中不难看出学校的善意,和食堂厨师们的暖暖心意。“亏本”菜谱受欢迎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善意的互动。这种互动既传递出学校的善意,更反衬出学生对于校方美意的真爱。
没有太多的言语,更没有多余的举动,一盘“亏本”出售的创意“西红柿炒月饼”,让校园爱意涌动,是无声的教育,让爱在无声中传递。逢年过节,到处都是送温暖发福利的新闻,也应该多些这种送“巧福利”的消息,既让每个无法回家团聚之人获得惊喜,又能让节日因气氛为这种“福利”消息而浓厚不少。
其实,不止是教书育人的校园需要这种小创意、小感动,社会万千行业,只要有人的地方,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小感动?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哪,不就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善意换位思考吗,不就在于身在此中,想着他方的难处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这种意识成为我们的共识,当传播爱成为我们的自觉时,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还会有冷漠吗?
中秋佳节,学校一盘“西红柿炒月饼”,更像是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课。
文/谢晓刚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晓刚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