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了家长被迫“自愿”交一定数额的捐赠费后,孩子才能入公办幼儿园的现象。这些捐赠费每年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给幼儿家庭造成较大经济负担。重庆市民谭女士最近正在为孩子张罗入园,跑了附近的几家公办园,却发现每家都要收一万至三万元不等的捐赠费,“不然报名免谈”。(5月31日新华网)
幼儿园收“赞助费”并不是新鲜事,各地也曾一度出台相关禁令,禁止幼儿园以各种名义收取捐资助学费、建校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然而,纵使家长拿到了政府部门送出的“尚方宝剑”,也难免送孩子入园时“被自愿”,每年少则几千,多则数万,被迫向园方上交“买路钱”,让很多家长敢怒不敢言,大有把幼儿园当“钱袋子工程”来办的味道。
“赞助费”之所以存在,离不开幼儿园“卖方市场”的主导。带上板凳抢名额、10分钟抢光240个入园名额……诸如此类火爆的入园场景频见报端,足以窥视出幼儿教育资源的紧缺。因此,政府加大投入,扩大公办园规模,提升民办园质量,让教育资源与城市儿童增量动态相配套,是不能再等的民生期盼,必须引起重视。
当然,不可否认对于一些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园来说,办学成本高、师资队伍编制少,临时教职工数量大也是倒逼园方向家长“伸手”的一些因素,抛开日常开销,临聘人员的工资支出也压到了幼儿园身上,园方自然就会把压力传递到家长身上。如此来看,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经费保障,配强配优师资队伍理当是缓解“入公办园难”应有的题中之义。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坚定意志,而这背后也需要财政的持续投入、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的持续发力。希望在各方的合力共为下,家长和孩子不再因择校而忧、不再为身份所困。
文/周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