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勿以“公事私办”抬高“招待费”

来源:红网 作者:宋祖礼 编辑:易木 2013-05-14 00:32:14
时刻新闻
—分享—
  2012年的年报显示,中国铁建2012年的管理费用中,有一项“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为全部A股上市公司之冠。一位曾与基层铁道建设系统打过交道的人士将其解读为“维系关系需要”。(5月13日《新京报》)
  
  当数字的表达已超出了人们的认识边界,惊讶理所当然,由此引发疑问也是人之常情。公众的知晓欲迫使他们去了解,这笔数额堪称巨大的款项到底去向何处。纳税人的钱如果“花在刀刃上”,十亿数目不算多,但是如果钱稀里糊涂“不见了”,一毛钱也算浪费。
  
  可惜的是,当衡量的标准不再集中于极高的数额,相关国企能做出的回应似乎也很难自圆其说。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企而言,其每项工程从策划到实施都是有国家政策作为保障的。可以说,它的经营是得政策、资金与人力之先。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士以“铁路修到哪里,就得请客吃饭请到哪里”为理由解读铁建招待费之高,实在有些勉强。
  
  政务上的不合法与经济上的太短视,暴露的是地方政府管理能力的缺陷,而不能成为国企“招待费”暴涨的理由。于此同时,相关人士“维系关系就要请客吃饭”的行为逻辑也着实令人胆寒。铁道建设乃是国家经济规划,在执行国家任务的问题上,铁道建设与地方单位只有政务合作关系,而没有经济利益纠葛,那么公款吃喝的“必要性”到底该如何解读?
  
  当政务合作与经济关系相混淆,以商务手段解决政务问题就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这个“理”是强词夺理。公务人员的本职工作就在于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体现在其工作上,即是对国家经济规划的高效率落实。类似于“不请客吃饭”就“不愿”积极协调修铁路与沿线村民产生的纠纷等问题,实则是地方单位尸位素餐的不负责行为体现。
  
  当公款吃喝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要依法削减这笔高额“招待费”,就会让相关单位觉得“不近人情”。然而,公共事务只有程序上的“对”与“不对”,没有“人情”上的“该”与“不该”。真正刺激公众眼球的,不是巨额的财政支出,而是强词夺理的“公事私办”。
  
  文/宋祖礼

来源:红网

作者:宋祖礼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5/14/30042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