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当前,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即将到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7月10日 新华网)
“不买就不让走”“不消费就甩脸子”……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的乱象,不仅让游客“花钱买罪受”,更严重透支行业信誉。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整治强迫购物为重点的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这一多部门协同的重拳出击,直指行业顽疾。
强迫购物,何以必须“零容忍”?首先,这是对游客权益的粗暴践踏。强迫购物本质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公然剥夺。导游通过言语胁迫、行程限制甚至人身约束,将轻松愉悦的旅途异化为“消费绑架”。更隐蔽的诱导消费,则利用“低价团”为饵,待游客上钩后,再以强制购物“填坑”,最终令游客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
其次,对行业生态而言是致命的破坏。依赖强迫购物牟利,催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专注于服务品质的经营者因成本劣势难以生存,游客则在一次次糟糕体验中对市场丧失信心。长此以往,地方旅游业发展受阻,旅游行业形象蒙尘。某些曾因强迫购物“闻名”的景区,即便后期大力整治,其口碑修复也需漫长时日。
多部门联手,整治必须“强硬起来”。此次整治的最大亮点在于多部门协同发力。文旅部门联手公安、市场监管,意味着整治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从源头打击,深挖并严惩强迫购物链条的组织者、实施者;而是要切断利益链,瓦解“低价揽客——强迫消费——高额返佣”的畸形盈利模式;而是要形成强威慑,跨部门联动弥补监管缝隙,提升执法效能,让违法违规者无处遁形。
这种“组合拳”释放了清晰信号:整治强迫购物,国家是动真格的。根治顽疾,需“运动战”更需“持久战”。雷霆行动固然重要,但要彻底铲除强迫购物,更需长效机制保障:其一,筑牢法律红线,明确界定“强迫购物”行为,设定严厉且具操作性的处罚标准,使其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其二,回归服务本质,引导行业摒弃“宰客”思维,转向以提升景区体验、优化行程设计、规范价格体系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此次全国范围内联合整治,是对游客关切的强力回应,更是为旅游业长远健康发展清障护航。唯有以强硬手段斩断强迫购物的黑手,方能还游客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旅途。我们期待,“不买不让走”的闹剧,永不重演!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