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生都削尖了脑袋抢夺好的学校。连幼儿园都常常成为钱和权的角逐战场,因此小升初的战场上出现“神题”,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好的学校人人都想进,供大于求,学校也只得“请”出“神题”来筛选了。事实上,这样的“神题”虽然有些偏,有些怪,但如果把握好在试卷上所占的比例,也未尝不可。
该校老师称,这样的题目能够增加知识面,锻炼孩子的思维。这样的解释还是合理的。我们的教育常常处于一种“告诉学生”的模式,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慢慢的思维变僵化了,很容易就成了“复读机”,缺乏思考能力。比如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学生常常看到的便只是这个点,而非这个点之外的空白。
我们的教育需要活络一些。学校这样创新,结果如何尚不考虑,但这样的出发点,不应该一味的去批判。而且针对这样的怪题,学校给出的答案也并非只有固定的一个,比如说20除以3,约等于6.666,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陆续不断,但你答六六大顺也行。其实“20除以3约等于6.666”和“陆续不断”这样的计算和成语,一点也不偏,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的。“六六大顺”更是口语话。这些对学生来说不难,需要的只是换一种思维模式而已。中国的教育,缺的不正是这一点吗?
我们成年人不应该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绑架”孩子们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认为这样的题很偏很怪,我们也不能代替孩子去发言。这样的题,我们成年人答不出来,并不意味着小孩子也答不出来。我们答不出来,有一部分的原因便是我们就是接受中国僵化教育长大的一代。小孩子的思维跟我们最大的不一样便是:它还未被框框架架“装裱”起来。更何况,如果这样的题,在小学生中间,她做不起,他也给不出答案,大家都束手无策,这样也是很公平的。如果有些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只能证明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而已。
更何况,现在的学生,为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占有优势,往往都会报很多额外的培训班,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这样超负荷的培训班和知识往往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答出“神题”的根本在于“换一种思维”,这可比一味的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好多了,至少给孩子们减少了一点点压力。而且这样的题,跟“脑筋急转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把“神题”当作“脑筋急转弯”,不也给枯燥的试卷增添了一些活力,给孩子们多了一些乐趣吗?
因此,只要合理调整这类“神题”在试卷中的比重,不要主次不分,忽略了对孩子基础知识和各种常识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神题”也是可以有的。
文/徐祎
来源:红网
作者:徐祎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