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水火无情,国内接二连三的火灾事故令人痛心。面对一个个在大火中远去的无辜生命,几万吨被大火烧过的粮食,我们除了惋惜,更应该深思。
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中储粮的大火,还是吉林宝源丰禽业的大火,都没有发现那些先兆和隐患,更没有防患于未然。比如说,中储粮林甸县国家级粮库,整个粮库,只有一个消防水池和一个给消防车加水的水鹤。而此次大火,堆放最集中,同时也是火势最大的粮囤群周围,竟然没有一处有效的消防设施。而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的事发车间仅有一个侧门打开,其他出入口被反锁。面对这样的安全隐患,为什么这些企业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黑龙江、吉林两地火灾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偶然性的背后也带有必然性。那就是企业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设施的落后和安全预案的缺失。尽管我们很多企业都在讲安全生产,安全第一,但是真正碰到突发火灾,往往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由此想到了6月2日在浏阳市召开的安全生产宣讲会,湖南省安委办召集浏阳市700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负责人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结果台下睡倒一大片。害得主持会议的浏阳市副市长邓阳锋提醒,“大家喊醒身边睡觉的同志,认真听讲。”我相信无论是中储粮林甸县国家级粮库还是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的头头闹闹们,肯定也参加过类似的培训,只是不知道当时是不是也睡觉来着?
两起火灾事故的损失巨大,影响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在我们建设“平安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平安已经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可如果大火频发,我们的中国又怎么能平安呢?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尽管只是一家企业,可火灾只是企业的责任吗?火灾往往是有偶发的诱因,但每一起火灾往往又与失职与渎职如影随形。天天讲安全,时不时地进行安全检查,可为何依然不能防患于未然。处理几个出事企业的管理者很容易,可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该如何追究?
文/关东客
来源:红网
作者:关东客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