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今不少职场中人,都深知“新三高”的标签早已不专属于某一职业,即使是城市乞丐,也都是“新三高”拥有者。既然公务员还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的特点,准备报考公务员的人们又何惧这“新三高”的烦恼呢,况且在拥有“旧三高”的基础上拥有“新三高”,要说烦恼,也只能是幸福的烦恼。
倒是也有的媒体提到的“现在媒体为其‘祛魅’是否有利于为高烧不断的‘公务员热’降温?若真能如此,这个报道也可算成功吧”值得深思。既然公务员的优越性大众几乎认同了,其优越性也并不是虚构的,年轻人对其“趋之若鹜”,又有何过?难道年轻人不选择“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的职业就很理性,甚至很聪明吗?年轻人选择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种择业是理性的,并不为过。倒是媒体渲染公务员“新三高”的做法值得商榷。如果说公务员升迁有压力,广大教师更是升迁无望;如果说公务员买不起房,广大教师更是买不起房;如果公务员要面对舆论高压,广大教师的舆论压力更高,要知道,“教师性侵学生”已经成为最热的标签了!你说当个教师比当个公务员更容易吗?为什么不见媒体出来渲染渲染教师的“N低”与“N高”?
为公务员“祛魅”为公务员报考热降温,似乎成了近年来部分媒体的重任。而媒体的这番举动,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已经成年,已经遭遇求职之难,已经懂理性选择职业的年轻人根本用不着媒体来真情说教。就拿“舆论高压”来说,更多公务员明白,“舆论高压”关夫何事,一些媒体你懂什么?因此,媒体为公务员“祛魅”,注定退不了公务员热这一“高烧”。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并没有出现什么反常之举,当他们考试失败后,他们仍然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生活、学习,他们的选择也没有对社会造成混乱之类的过错,为什么就不能宽容年轻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有一个好好的职业让你选择,你的选择并没有损人害己,你可以置之不理吗?他人有什么理由指手画脚?如果不能,这家媒体的这个报道就注定是失败的报道。
文/邵留生
来源:红网
作者:邵留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